柯伊伯爵 作品

第21章 弄虛作假

對於高檔的寶石,並且是來自寶石商的原石,鑑定工作其實是比較容易的。因為這類寶石通常寶石商都已經提供了寶石鑑定證書。白天只需要檢驗一下寶石鑑定證書本身的真偽,以及鑑定證書和寶石是否一致即可。

 比較困難的是從其它途徑來的寶石和珠寶製品,例如小型拍賣會、店面收購的顧客的珠寶等等,這些珠寶和金銀器有些是沒有鑑定證書的。

 對於鑑定證書的檢驗,通常只需在鑑定機構的網站上,直接查詢證書編號就能查出證書的真偽。對於國際和國內幾家比較權威的鑑定機構,白天是深信不疑的。白天讀的大學就有一家這樣的權威的鑑定機構。

 但是國內很多小的鑑定機構的可信度就沒有那麼高了。據說有些小鑑定機構,只要收取一定的費用就可以頒發鑑定證書,並且網上都能查詢。像這樣的證書,白天基本上是不太相信的,這樣的寶石一定要仔細檢驗才行。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寶石和鑑定證書貨不對板,魚目混珠。也就是說送去檢驗的是質量好的寶石,而給你送來的是質量差的寶石,有些寶石外觀看起來差不多的,通常很難發現,需要用放大鏡和卡尺與鑑定證書上標註的詳細資料的仔細比對才能發現。

 而這一次,白天遇到的就是這種情況。

 白天拿到的鑑定證書出自一家中等規模的鑑定機構,但證書本身沒有太大問題。問題出現在寶石的等級和證書標註的等級貨不對板。

 根據國際寶石機構對彩色寶石的通用分級模式,將所有彩色寶石按照六項指標,即材質、顏色、淨度、重量、切割、處理六個方面進行分級。

 不同顏色和淨度的寶石價格相差很大。例如我們最熟悉的翡翠,就根據顏色和淨度分為帝王綠、油青、豆種、冰種、水種、玻璃種等等若干品種,每個品種價格也是天差地別。

 白天這次遇到的問題,就是供應商送來的寶石,和合同上的要求以及鑑定證書上的等級,相差較大。不僅顏色上有偏差,而且所含雜質較大,淨度明顯達不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