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百曉生 作品

第358章 白衣隱士(第2頁)

 從音色上判斷,那些讀書聲時強時弱,是由一些稚童的口中發出,但是卻有規有矩,有律有韻,

 夾雜在潺潺的流水聲中,在這霧氣勃勃的清晨時分,又為這幅如桃源仙境一般美麗的山水畫卷,起到了點睛的一筆。

 但聽那朗朗的讀書之聲,所朗讀的內容像是一首詩文,

 “與生俱來人中首,摘星偏上攬月樓。身經百戰不提刃,縱橫天下蔑群雄。

 雙腳踏遍紅塵路,一肩擔盡萬古愁。今朝我欲乘風去, 化作流星耀九州!”

 那詩文雖然從一些稚童的口中朗誦而出,但是卻也有一種大氣磅礴之意,那琴音也時強時弱,似乎正在配合著那些稚童的朗誦。

 彷彿那寫下這首詩文之人的心中,有著沖天的豪氣,光是聽了詩文的內容,

 便能令人在心中產生一種熱血沸騰之感,大丈夫當是如此!

 葉不歸又向前走了幾步,但見,前方的村落邊緣單獨的建立著一座茅屋。

 茅屋的旁邊種著許多蘭花,那座茅屋雖然從外表上看,與那些建立在部落裡的茅屋沒有什麼不同之處,

 但是不知為何,葉不歸卻能隱約的感到一股別樣的氣息,從那座獨樹一幟的茅屋中向外散發出來,仿似書香門第,卻又多了一分閒雲野鶴的隱士之氣。

 在那座單獨建立的茅屋前方是一條小溪,小溪的旁邊立著一座亭子。

 亭子的旁邊生著幾棵柳樹,亭子裡大約有十幾個座位,此刻,在那些座位上正坐著十幾名約莫七、八歲年紀的孩童,正在那裡搖著頭,揹著手,齊聲朗誦著詩文。

 那些孩童身上的穿著也大多以獸皮為主,每個人的胸前還都佩戴著一顆狼牙的項鍊。

 走在葉不歸身前的狼人頭領,走到亭子裡面,向著正在亭中朗誦詩文的孩子們問道,

 “你們的先生呢?”

 一名坐在最前面的孩子站起身來,指了指亭子對面的茅屋說道,

 “先生在屋子裡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