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還是小王 作品

第97章 團結與內鬥循環

目前已經出現的坦克中,m1應該是最硬的了,根據估計的遊戲數值,有些盟軍的t1坦克可能只需要1發穿甲彈。

 這裡考慮的是坦克,擴大範圍到所有裝甲車,最硬的是採礦車。

 當然,這是高超音速導彈作為載體的效果,末端速度均在5馬赫以上,穿甲彈有速度加持。

 不過,這也完爆了藍星上已有的穿甲彈,毛熊國和白頭鷹國均做過相關測試,主流型號的穿甲彈,哪怕是裝在高超音速導彈上,攻擊t1坦克都需要5發左右。

 效果相差十幾倍!質的飛躍!

 當然,用高超音速導彈,成本太高了。

 尤其是這一波,沒有制導,每一枚穿甲彈攻擊的目標都是隨機的。

 哪怕是m1坦克群比較密集,仍然只有三成左右的穿甲彈命中了目標。

 華國的第二波測試已經開始了。

 大批小型無人機彈射起飛,朝m1坦克群方向飛去。

 說是無人機,其實只是加了動力系統的穿甲彈,叫巡飛彈更合適。

 得益於從競技遊戲中獲取的小型遙控技術,新型無人機的遙控模塊,只是一塊和A5紙一樣大一樣厚的主板。

 雖然只有這麼一點,但最大遙控範圍卻是200公里左右,還可以傳輸中等品質的視頻影像。

 所以,整個巡飛彈可以騰出重量分配給動力模塊,再加上一個簡單的攝像頭。

 如果能有更先進的電能模塊,這穿甲巡飛彈可以做得更好。

 在操縱手的手動瞄準下,鎖定目標後,一發發巡飛彈在空中調整姿態,摺疊機翼,高速俯衝向下。

 轟擊速度不如剛才那一波的超高音速導彈,但仍然只需7發就能消滅一輛m1坦克。

 計算成本,這東西甚至比普通的火炮洗地還要便宜,而且對土地的破壞程度少一些。

 如果考慮回收穿甲彈彈頭,做二次加工,成本還可以再次下降。

 畢竟戰爭打得就是經濟和金錢。

 第二波,第三波穿甲巡飛彈陸續起飛,南部艦隊的主力也陸續抵達,接近了獅城國的東部。

 隨著登陸艇靠岸,一輛輛新式坦克登陸,這讓原本一路向南的m1坦克群,掉頭向北。

 空中盤旋的戰鷹直升機也朝華國艦隊飛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