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蒼柏 作品

第175章 字音之辯,舊都遺址(第2頁)

 難不成華夏真有我們自由聯邦不知道的東西?

 大衛心中想著,可片刻又感覺自己這個想法無比荒謬。

 這些年,隨著華夏逐漸崛起。

 甚至成為全球唯一一個能夠和自由聯邦掰手腕的存在,

 自由聯邦當然也不可能放任其發展。

 為了阻礙華夏古文化的發掘。

 光費用就消耗了不知多少億美金。

 特工更是多達上百人。

 要知道華夏嚴格的邊防,海關,以及出入境觀察世界聞名。

 能夠在華夏埋下如此數量的特工。

 自由聯邦也是傲視全球的。

 所有李雲口中華夏存在著古代書籍,

 在大衛看來不過是狗急跳牆,自欺欺人罷了。

 大衛往臺下看去,見托馬斯輕輕點頭,心中更加安定。

 嗤笑一聲,

 看向李雲口中調笑道:

 “李雲隊長,你莫不是想借用那些近代小說,冒名頂替?”

 “不過很不巧,這些書籍大衛也略有涉獵。”

 說著,大衛用異常標準的普通話,企圖告訴李雲,

 他大衛並不是不懂那些現代書籍。

 李雲休想騙他。

 李雲只是笑笑,用一種滄桑宏大的語氣,朗聲道:

 “從結繩記事到文字出現,”

 “人類走過了漫長的幾千年,距今5000多年前,

 古埃及發明了象形的聖書字,蘇美爾人發明了楔形文字。”

 “但他們都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唯有以甲骨文為基礎,象形的漢字留下來,

 中國的歷史與文明也正是因此得以延續不曾斷流,

 文字是人思想的反應,

 是歷史的直接記錄,

 甲骨文還原一個鮮活的商代世界,

 而當我們與他再次相遇時並不感到陌生。

 識別這些字的過程彷彿是我們與先祖的一個相認。

 這是我們對根脈來處的思考。”

 “從甲骨文經文,到大篆,小篆,再到隸書楷書,

 華夏的文字已經三千多年演變,但基本結構沒有改變,

 華夏人民用他寫下了商王的夢境,孔子的思考,秦皇的兵馬俑,司馬遷的隸書,寫下了唐詩宋詞無數華章……”

 臺下,

 觀眾席上大學生聽的迷迷糊糊,

 他們不明白李雲再說什麼。

 可是不過片刻,他們就聽到了耳熟能詳的幾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