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書寧懷孕了

因為有了決定,夫妻倆也就並沒有在京市多待,在老人的葬禮結束後就馬不停蹄的趕回了黑省。

 賀朝陽這邊的調動可能確實需要一些時間,但陳書寧的關係卻很好辦,甚至不用說賀家,單就賀朝陽本人來說,辦理一個知青回城的關係也並非什麼難事。

 賀朝陽心裡想著得儘快把陳書寧的關係辦妥,這樣一來,今年陳書寧就能在京市過個好年了。

 而陳書寧所需要做的,就是回到知青點整理下自己的物品,再順便和相熟的人道個別。

 畢竟這次離開之後,下次再見面恐怕就不知道是多少年以後了。

 陳書寧倒並不擔心提前透露出消息會導致走不成,因為早在他們回來之前,老爺子就親自打過電話,表示在他們還沒回來的時候,陳書寧回城的事情就已經敲定了。

 這麼多年過去了,越來越多充滿朝氣的新知青來到這片土地,同時也有很多飽經滄桑的老知青默默地離開了。

 時過境遷,如今知青點的負責人已經變成了宋衛平,但馮保國早在 七二 年便已經回到城市去了。

 其實他的年齡真的不小了,而且始終堅持不在鄉下成家立業,家裡人對他的這個態度束手無策。

 經過一番努力,他們終於通過各種關係將他調回城裡,聽說他現在在一家鋼鐵廠當臨時工。

 除了馮保國外,還有一名老知青也返城了,那就是劉向陽。

 那個曾經是個活潑開朗、陽光燦爛的大男孩也回城了,據瞭解,他家有些背景,當初之所以會選擇下鄉插隊,也是迫不得已下鄉避禍罷了,後來家裡的的困難解決了,就第一時間把他調回去了。

 至於女知青們,並沒有人回城,更多的是選擇找人結婚,用這個方法來減輕在這鄉下艱難生活的負擔。

 其中,孫小小嫁給了村裡一個家庭條件不錯的小夥子,而這段姻緣正是由方晴牽線搭橋促成的。

 儘管方晴自己的婚姻生活並不如意,甚至可以用雞飛狗跳來形容,但她為好友孫小小介紹的對象卻相當可靠。

 小夥子是王長久的隔房堂弟,青山大隊兩大姓的王家人,為人踏實肯幹,婚後兩口子的生活倒是美滿。

 也不知道是不是覺得回城無望,還是別的什麼原因,下鄉多年的段紅霞和李軍兩人悄無聲息地就領了證。

 不過從兩人婚後的生活來看,這兩人可不是因為情投意合才結的婚,看起來更像是抱團取暖罷了。

 還有一個令人意外的消息就是董海生,竟然娶了沈寶根的小閨女,那個高中畢業後就在鎮小學教書的沈小花。

 後來,更是藉著老丈人的光,得到了一個工農兵大學的名額,不得不說,這董海生運氣不錯。

 不過這人還算有點良心,三年後大學畢業的他被分配到了城裡的一家大型鋼鐵廠當技術員。

 在安頓好工作之後,董海生第一時間就向廠裡請了假,回到了黑省這邊,將沈小花和孩子接回了城裡。

 沈寶根兩口子雖然捨不得閨女,但也因為董海生沒有像其他那些忘恩負義之人一樣,一回城就拋棄在下鄉的妻兒而感到欣慰。

 由於每年回城的名額都很有限,而且需要滿足各種條件才能申請。

 許多人都在苦苦等待著這個機會,希望能夠早日回到城市裡去。

 然而,現實總是殘酷的,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如願以償。

 有些人甚至等了好幾年,還是無法獲得回城的資格。

 他們只能繼續在農村裡生活、工作,默默忍受著艱苦的環境和生活壓力。

 下鄉的知識青年卻是每年都有,所以如今的知青院又起了新房,而且起的都是大通鋪。

 畢竟院子就那麼大一點,實在是沒地方蓋那麼多的單間。

 因此,當眾人得知陳書寧即將回城時,許多人開始對她的小屋虎視眈眈起來。

 於是,自從陳書寧回來後,她的小屋就變得熱鬧非凡,幾乎沒有一刻安寧。

 這讓陳書寧感到無比厭煩,在詢問了幾位朋友是否有搬家意願並得到了否定的答案後,陳書寧毅然決定將小屋交由村裡處理,以便徹底擺脫這些煩惱。

 至於這裡的物品,陳書寧只挑選了一部分有用的寄回了家,其餘的則慷慨地分給了相識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