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冒雨搶收

三人吃完飯天依舊沒有亮,不過上工的鑼聲卻是已經響了起來。

 陳書寧將剛剛劉淑梅讓帶雨衣的事跟另外兩人說了,王春妮有雨衣,可是許來娣卻沒有,不過也找了塊塑料布帶上了,三人準備妥當就打著手電,隨著上工的人群朝著大隊部走去。

 今天依舊是支書那小老頭做上工前的動員,然後就是大隊長開始分工。

 像陳書寧他們這樣的青壯勞力自然還是要去地裡收割大豆的,像是在麥場和倉庫搓玉米粒、翻麥子這樣的輕省活一般都是老人和孩子在做的。

 因為老支書說這雨今天一定會下,所以即便是天仍舊黑乎乎的,可大隊長還是組織人做了不少的火把,說是一定要趁著這雨下來之前把剩下的莊稼都收回來。

 陳書寧雖然有手電筒,可是也領了一個火把,畢竟這樣老式手電筒的電池她空間裡可是沒有的,而且現在的電池也不好買,要票不說,還要憑運氣才能買到。

 而隊裡發的這種火把成本可就低多了,杉木皮和松油製作的火把據說一個就能燒上個把小時。

 領了火把和鐮刀的陳書寧就跟著王春妮和許來娣,以及後加入他們這個小團體的劉向陽朝著豆子地走去。

 到了地方找了小隊長領了今天的任務地,四人就開始了今天的勞作。

 大豆不同於其他的作物,一來它成熟的晚,再來也是這東西耐寒,所以一般都是最後收穫。

 等霜降之後,葉子完全脫落後,豆莢豆秧乾枯了,收割回去就可以直接脫粒,曬乾入倉了。

 當然這個時候收穫也是有著一定弊端的,那就是乾枯的豆莢容易脫落,所以當大人們收完豆子後,村裡的孩子們還要拎著小籃子在地裡撿一撥的豆莢豆粒。

 畢竟在這樣艱苦的年代,每一粒糧食都是很珍貴的。

 也因為是最後收割的原因,收豆子也成為了秋收裡最艱苦的活。

 因為豆莢本就扎手,即便是帶著手套,一不小心也會被豆莢扎破了手。

 再加上一早掛了霜的豆莢特別的冰,握在豆杆上就像是握了冰塊一樣的凍手。

 所以在手被紮了好幾個口子以及被凍到麻木之後,陳書寧果斷趁著沒人注意的時候又偷偷從空間裡拿了副手套出來。

 戴了兩副手套,這才讓她傷痕累累的手好受了一點。

 不過豆杆長得矮小又硬,彎著腰割上一天的豆子可是要比割上一天的小麥累得多了。

 加上天黑,僅僅靠著身後割好的地上插著的火把那點光亮,導致眾人收割的速度慢不說,不少人還因為視線不清而受傷。

 陳書寧他們這小片地裡,這麼一會就有兩個人受了傷,其中就包括新知青裡的王文芳。

 不過幸運的是這個時候穿的衣服都多,所以王文芳的腿上只是割了一個不大的小口子,不過依著她那性子,就算是芝麻大的小傷口也是要藉機不上工的。

 所以沒一會陳書寧就看到王文啟揹著她往村裡跑了。

 當然這些都跟她們沒關係,過了今天就能名正言順的休息了,她可不想這個節骨眼上受點傷什麼的。

 要是那樣還不如像楊晚秋那樣,第一天上工就受傷,整個秋收的這段時間人家都在養傷,雖然沒賺到工分,可人家也沒挨累不是。

 一直到早上七點多的時候,太陽才透過厚重的雲層射出了一點點的光,讓大地有了一點點的光亮。

 不用再依靠著火把那點微弱的光亮幹活的人們,手中的鐮刀揮舞的越發急了。

 這會兒陳書寧的手已經麻木得感覺不到疼了,只機械的揮舞著鐮刀收割著眼前的大豆,身後跟著打捆的王春妮和許來娣兩人幾乎得小跑著才能跟上陳書寧和劉向陽的收割速度。

 不過這會兒可沒人抱怨。

 看著越壓越低的雲層,就算是陳書寧他們這些什麼都不懂的知青也能看出來,這雨怕是馬上就要下了。

 這會兒所有人都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趕緊把剩下的豆子都收倉入庫,不然這糧食被雨澆了質量可能就是下降。

 這樣的糧食交公糧的時候肯定是會被定成低檔的,那樣可就是直接影響他們這一年的收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