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貓兒 作品

第30章 一頓肉引起的風波

雖然這會兒已經進入八月中旬了,傍晚的天氣雖然比白天要涼快一點,可那還是很熱的,屋子裡連火牆帶炕的一燒就沒法待人。

 陳書寧又往連著火牆和炕的灶裡添了幾大塊木柴就趕緊出來。

 因為夏天燒火做飯的屋子裡會很熱,所以陳書寧讓沈大河起了兩個灶,一個連著火牆和炕,冬天用,另外一個小一點的就是個單獨的爐灶,留著夏天不燒炕的時候做飯的。

 不然像老知青的房子那邊,這會兒一做飯炕上就呆不住人,每天睡覺都要等到炕涼下來之後才能上炕睡覺,著實是不方便。

 老楊頭幫忙買的水缸已經安置在廚房裡了,新買來的兩口小鐵鍋已經安在灶眼上了,其中一口鍋裡的水咕嘟咕嘟的冒著泡,陳書寧還要看著鍋裡的水不能燒乾了。

 一會添柴,一會添水的,竟是也不比上工輕鬆多少。

 說來陳書寧也是個脾氣急的,為了能早一點住上新屋子,這會兒的她正頂著一屋子熱氣站在炕上掛窗簾。

 窗簾布是陳書寧旅遊時買的土布,當時除了土布她還買了不少的竹編籃子,本打算趕在雙十一的時候為了她空間裡的那些蔬菜水果走高端路線做包裝的,卻是沒想到東西還沒用上她就穿來這邊了。

 不過也幸好當時的她沒有計較價錢高低買了這種純手工的東西,以至於如今拿出來竟是跟這個時代一點違和感都沒有。

 深藍色帶著點點白色碎花的布料遮光性很好,訂窗簾的釘子和鐵絲是她在供銷社買的,被人看到頂多是說她幾句敗家。

 看著這掛上窗簾之後越來越有家的樣子的房間,陳書寧瞬間都不覺得熱了。

 正當滿意的四處打量著該如何裝飾自己未來要生活很多年的小家時,拎著老母雞的沈大河就進了院子。

 也沒進屋,就站在院子裡朝著站在炕上的陳書寧招呼:“那個小陳知青,你看我們哥三個收了你那麼多東西,怪不好意思的,我娘讓我給你送只雞過來,你看看給你放哪?”

 順著敞開的窗戶看著院子裡沈大河手裡拎著的那還活蹦亂跳的老母雞,陳書寧一時有些不知道該不該接,“那個沈大哥,那些東西本就是我和玲玲感謝你們這些天辛苦蓋房的,哪還能收你的東西啊!這雞你還是拿回去吧。”

 沈大河一聽陳書寧不收就急了,他要是就這麼把雞拎回去,他老孃不扒他層皮才怪,他可不敢挑戰自家老孃的權威。

 於是立馬苦了臉說道:“小陳知青你可別難為我了,這雞我要是拎回去我娘非打我不可,你哥我也是有兒子的人了,要是還在兒子面前捱打那可就太丟臉了。”

 聽了這話的陳書寧一個沒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想著這沈大河倒也真是個實誠的,這話是能這麼說的嗎?

 不過這話也讓陳書寧明白了隊長媳婦的意思,也覺得大隊長一家是可交的,便也沒客氣的收了,有來有往才能長久的交往下去。

 再一個也是陳書寧想著自己這幾天蓋房子,工人們早來晚走的多少都是影響了知青們休息的,如今這隻雞正好給知青點那邊,也算是對大家的一點補償吧。

 雞沒有用沈大河幫忙殺,而是綁好了扔在廚房裡,等著知青們下工回來再送過去。

 送走了沈大河的陳書寧繼續收拾房間,夏天天黑的晚,所以下工的時間也要晚一點,沒有特殊情況都是五點半才下工,看著這會兒距離知青們下工還有半個小時足有的時間。

 於是陳書寧又像冬天的小松鼠一般一趟趟的前後院的折騰,一點點的將自己剩下的行李都折騰到小屋裡。

 小屋的傢俱也在她去鎮上的時候都送了過來,王二爺爺家的幾個叔叔還好心的幫著陳書寧將傢俱都擺放好了。

 小屋的結構是典型的東北農村房屋的結構,因為只有一間房,所以陳書寧的小屋不像鍾玲玲和老房子那邊是左右各一個爐灶。

 而是並排的兩個灶眼,外面的這個是不連著火牆和炕的,裡邊的爐灶就是連著火牆和火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