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貓兒 作品

第16章 犯愁的沈大隊長

陳書寧這邊算是最早一批找到公社安頓好的,那邊的楊晚秋可就不那麼輕鬆了。

 京市已經沒什麼親人朋友的她自然是沒有人幫她郵寄行李,所以楊晚秋不得不將所有的行李都帶著。

 足足六個大包裹都是分量十足的,除了掛在身上的那六個大包裹,還有手中網兜裡的洗臉盆、暖水瓶什麼的,壓得楊晚秋像蝸牛一樣,幾乎是一點點的在挪動著,真不知道她是怎麼下的火車。

 而這會兒楊晚秋的舔狗周國慶也不知道怎麼了,並沒有上前幫女神拎東西的意思,只一臉陰沉的站在楊晚秋的身後盯著她看。

 找到各自公社的人會根據指引來到公社的集合點等著,等人齊了就會由負責人帶著回到各自的公社,然後再由公社分到各個大隊去。

 向陽公社這次一共分了六十三個人,公社下面有七個生產大隊,正好每個大隊九個人,算得上知青來的最多的一次了。

 向陽公社在望山縣算得上是富裕公社了,這次來接知情公社可是派了三臺拖拉機來,可是足足六十多個人還要加上不少的行李,即便是三兩拖拉機也是將人擠得像是沙丁魚罐頭一般,而且還都得是人坐在行李上那種。

 當然像向陽公社這樣能派拖拉機接人的還算是好的了。

 再看其他公社來接人的,牛車、驢車什麼都有,陳書寧竟然還看到了幾輛那種人拉的板車,由此可見,向陽公社真的能算得上是富裕的了。

 也不知道是因為這兩次在陳書寧的面前都沒討到便宜,還是身上那一堆的行李太重,總之在坐上公社的拖拉機之前,楊晚秋一直都沒有往陳書寧的面前湊,就是坐車的時候也選擇沒有同陳書寧坐用一輛。

 黑省地廣人稀,所以公社與公社之間的距離也都不近,加上這個時代農村大多都是土路,拖拉機的後鬥又沒有座位,人跟行李都擠在車廂裡,隨著路面的顛簸來回晃盪。

 這樣的路況就是不暈車都能給晃暈車了。

 陳書寧這個坐過山車都沒事的人就算是靠著靈泉水都有些頂不住了,將下火車前吃的那點東西連帶著胃酸都吐了出來。

 其他沒有靈泉水加持的知青就更加不堪了,三輛拖拉機的後鬥裡時不時的就會傳來一陣嘔吐的聲音,當然也不是全部人都暈車,也有人好好的一點事兒都沒有。

 在晃盪了兩個多小時後,拖拉機終於趕在下午四點多鐘的時候到了向陽公社,一行人手軟腳軟的下了車,就算是沒暈車的人也都因為長時間窩在車裡而手腳發麻。

 然而讓眾人絕望的是這裡還不是最終的目的地,公社下面還有大隊,也就是村子,他們還要再被分配一次才能達到目的地。

 三臺拖拉機魚貫開進向陽公社的大院,這會兒各個村子接知青的人已經等在這裡了,可能是因為火車經常晚點,不確定他們什麼時間到,看這些人的樣子應該是已經等了好一會了,一個個的臉色都不太好看的樣子。

 當然臉色不好也不一定是因為等的時間長了。

 他們這群知青具體會被分到哪個大隊,還要等下一步的指示,所以下了拖拉機的知青們都或坐或蹲的等在公社的大院裡。

 要說公社這邊的分派方法也是簡單粗暴,直接將他們這些知青的名字寫在紙條上,然後由著各個大隊來的人抽籤,每人抽九個,抽到哪個算哪個。

 只聽那個接他們回來的公社負責人對著人群說道:“這次還是老規矩,你們自己抽籤,抽到哪個算哪個,是男是女,是胖是瘦全憑你們自己的運氣,誰也別埋怨。”

 看著這個架勢應該是以前因為分配知青的問題鬧過矛盾,不然公社的人也不會有了這樣一番話。

 不過就算是這麼說了,也沒有緩解這些人緊緊皺著的眉頭。

 也是,他們這群知青還都是些十七八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剛剛走出校園,沒吃過什麼苦的他們經歷這四天三夜的火車過來,再加上剛剛那兩個多小時的拖拉機顛簸,現在他們這群人的臉色肯定都不好。

 不過不管好不好,這都是上面的政策,就算是再不高興那也得把人領回去。

 抽籤的過程很快,每個大隊九個知青,各大隊負責接知青的不是隊長就是支書的。

 都抽好之後,各個大隊的負責人將自己紙條交給公社工作人員,然後公社的人再按照紙條上的名字點名,在個人的知青證上蓋章,這手續就算是徹底辦好了。

 拿到蓋了章的知青證後,他們還得到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因為黑省這邊冬天的氣溫太低,他們這些到黑省的知青除了國家給的八十塊錢補助之外,還可以憑著知青證去供銷社買上四斤棉花和六尺布,不要票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