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規律(第2頁)

 可因為能夠讓他對比的情況還是不夠多,他暫時也沒有足夠的清晰的結論。

 倒是法術的反饋!

 在今天之前,容宜修自認為還是總結的頗為清楚的。

 首先,新的法術入門。

 不管是他親自指點也罷,通過他的心得玉簡學習也罷,只要有一個學習法術入門。

 即使容宜修並沒有學習過這種法術,他也能夠跟著入門。

 而修真界的心得玉簡,其實跟容宜容前世接觸的研究設計類有點相似。

 研究透徹了修練的理論以及方式,並不代表就一定能夠修練成功,也不代表就一定需要去修練。

 在前世那種分工明確的社會上生活了那麼多年。

 容宜修骨子裡確實跟傳統的修士思想有很大的差別。

 儘管,每一個通過這樣的方式達到法術入門的程度,都能夠給容宜修提供反饋。

 可根據容宜修的統計,僅只是入門境界來算,他想要通過這樣的反饋方式,獲得法術的進步。

 那麼從入門到熟練,得有十個人給他反饋。

 而從熟練到精通,又得有一百人給他反饋。

 從精通到小成,則是一千人給他反饋。

 從小成到大成,就是足足一萬人給他反饋了。

 再到圓滿,那可就是十萬的人數,圓滿以後還有傳說中的意境,這個階段容宜修覺得百萬人次都不一定能夠做到。

 當然,這些數據,真正驗證過的,也就僅只是入門以及精通的境界而已。

 其它境界,也不過是容宜修根據前面的規律,做出來的推測罷了。

 原本,容宜修也覺得,以修真界之大,這個人數好似也不是太讓人為難的事情。

 可等他在自家家族中親自傳授了之後才發現。

 不說真要讓他教這麼多人的艱難程度,就是他真能做到……

 也難以找到這麼多的人來傳授啊!

 修真界是奇其大無比,低階的修士更是多如牛毛。

 每一年每一月,達到測試年齡的孩童也同樣多不勝數。

 但是……修真界沒有學校的概念!

 所有的修士,修練時都是以特別傳統的方式……

 挑了玉簡回去自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