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長安書市風雲(第2頁)

 其他的諸如《尚書》《禮記》《周禮》以前要十幾貫或幾十貫,現在價格通通腰斬。

 《長安快聞》也在跟進,重點介紹了博學書店兩大特點,一是書多,二是價格便宜。

 現在《長安快聞》發行量達十萬以上,在長安及周邊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每天都有在上面刊登廣告的商家,從開始的一個兩個,到現在每天接數十個廣告,但被李泰限制廣告數量,現在刊登需要預約才行,席文等人已提出改為一日一刊發行的要求了。

 一位年輕學子看了《長安快聞》上的消息後,頗為驚奇,半信半疑地跑到長興坊。

 到了書店,一問果然如此,拿過書籍看了一下,紙質光滑、堅韌、厚實,排版均勻,文字無誤,年輕學子掏空身上所有,把自己平時買不起的《尚書》給買了下來。

 接著便看到幾名學子過來,打了個招呼:“伯顏兄,可是來買書的?”

 “嗯,這裡真有半價書在賣,不會是破損的書吧。”

 “不不,是新書。”說著拿出自己剛買的《尚書》給眾人看了一眼,眾人一看,便往店裡走,惟恐去晚了,書一旦售賣完,自己到時去那裡哭。

 學子們都有著自己的交流圈子,一人買到後,便在奔走相告,大家平時都不富裕,能有機會買半價書,這個一定要抓住。

 只是半日,長安書市上,啟蒙書籍、科考書籍和一批重要的儒家經典價格便是紛紛腰斬。

 但很快便有個中年人過來書店,直接大批量購買,書店有多少,他們買多少,直接買乾淨。

 書店掌櫃笑眯眯地清點了一下書店裡的書籍,還有八萬一千五百多貫的書籍,直接給這人抹了零,八萬一千貫便即成交。

 消息得到有些晚,此時方才趕來的學子們聽說書籍已售賣完,頓時如遭雷擊,禁不住便要鬧騰起來。

 掌櫃信誓旦旦地說了,明天還會有,而且書籍更多,價格還是一樣,還讓眾人寫明要購買的書籍和數量,明日會交付給眾人,眾人方才散去。

 個別學子猶不放心,直言要睡在此間,同伴拉著便走,長安可是有宵禁的,淨街鼓起,便要往家趕,鼓聲停還有人在街面遊蕩的,便會被巡街武侯們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