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大會之前(九)

興慶的事尚無定論,但拿下夏川到底是件好事,阮響給足了遼國面子,也給高了價碼,她有八成的把握,遼國貴族會同意這筆買賣。

 這不僅僅是錢的緣故,最大的原因還是遼國的邊境吃緊,有了阮響提供的槍和小炮,邊境各地的反抗這幾年聲勢浩大。

 而打仗,從來是最消耗財力和糧食的,運送十石糧草,等到了地方,能餘四石已算富裕,戰線拉的越長,國內的糧食越是吃緊。

 且投入大,收益卻小,畢竟打下一處總得有收益,可如今這個時候還無法利用礦產,打下一地得休養生息,讓百姓重新種地。

 種地可不是一兩天就能有收穫的。

 水利肥料也是個大問題。

 即便如今可以把礦產賣給阮響,但煤炭鐵礦金銀礦都是重器,哪怕遼國皇帝昏了頭,遼國的貴族也不至於昏頭。

 國力強盛的時候這些自然都是小問題,國庫足夠讓他們慢慢吃下一塊新地方,實在不行,將此地的人殺光搶光,只留一小部分人,或遷來一部分人,再慢慢休養生息,也就吃下去了。

 可國庫一旦吃緊,再加上戰事吃緊,那無論勝仗還是敗仗,實際都是虧的。

 這也是封建時期以軍隊戰爭為主的國家或部落走不下去的緣故,戰爭永遠沒有收益,只會不斷虧損。

 只有工業化之後,礦產能轉化為能量或原材料,且有可以掙錢的市場,戰爭才能得到巨大的收益,足以填平戰爭的損失。

 阮響清楚這一點,遼國的貴族也清楚這一點。

 哪怕阮響沒有槍炮,遼國想要打一場大仗已經不像以前那樣容易,更何況現在阮響有了槍炮,邊境各地的小股力量虎視眈眈,遼國要打,就必須拿國運去賭。

 當兩顆藥都是毒藥,但其中一顆包著糖衣時,傻子也知道該怎麼選。

 “可是阮姐,宋國那邊休養生息也有好些年了。”周昌走在田坎上,有些憂心地衝阮響說,“這些年我們的精力都投入在出海和遼國的事上,對宋國少了幾分鉗制,如今宋國的工匠雖說沒能仿製出咱們的小炮,但已經有了燧發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