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新的規則(三)

又是一年金秋,金黃的麥田揚起波浪,被風一吹,那層層疊疊的麥穗隨風起伏不斷,戴著草帽的農人手持鐮刀,一個個臉上都是滿是笑容。

 兩三年的時間下來,穩定的糧價,低廉的鹽價都令他們真正嚐到了種地的好處——種地自然是掙不到太多錢的,歷朝歷代,就沒有靠種地致富的例子。

 但各村有女吏牽頭,在農閒時帶著他們建作坊,去城裡打日結工,這等於他們不用花錢買糧食,農藥肥料又是低價供應,農閒時幹得活都是純賺。

 這樣一來,反倒比許多工人的日子都好過了。

 雖說現在的農藥不過是數種驅蟲的植物打成粉兌水,但也比以前好不是?

 況且有城裡運來的,已經經過發酵的糞肥,也不必再燒秸稈肥地了。

 燒秸稈對農人而言是比割下來輕鬆。

 可若是火力不夠,秸稈沒有燒透,那害蟲蟲卵就會潛藏在未燒透的秸稈裡,鑽進地裡,作物長成之後,這些害蟲會比去年更為兇猛。

 但以前沒辦法,肥料不夠,肥田的法子又少,農人的土地是有數的,不可能換一塊地,叫這塊地歇種。

 現在倒是好了,秸稈也能再賣一次錢,雖然價低,但賣給那些搞養殖的村子也是好事,將秸稈打成粉,再配上別的東西,雖然豬和雞吃不了,但牛羊都能享用。

 有錢拿,農人就不嫌辛苦,秸稈也是寶貝呢。

 更何況還能留一部分秸稈用以漚肥。

 如今不少村子都在集中力量辦養殖場,養雞養牛羊豬的都不在少數,今年他們還沒法往外賣,但明年肉價和畜生價肯定會下來許多。

 種地依舊是苦,但也沒那麼苦了。

 錢二妹也同鄉親們一樣,待在田地裡收割,她累得滿頭滿身的汗,偶爾直起腰來也是為了喝一口松針水,但她並不喊累——今年的收成太好了,好到她連勞累都覺得是種恩賜。

 待得忙完一天的活計,天漸漸暗下來,錢二妹才牽著牛,將今天收割的麥子一趟趟運去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