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農人生活(二)

“多少錢?”農夫張大了嘴,他坐在人堆裡,嗓門比旁人都大,“就教個堆肥,一個冬天給兩百?!”

 難得開大會,家家戶戶都拿著胡床趕到村口的平地。

 女吏拿著喇叭喊:“去了包吃住!隻日子肯定不如村裡的好,教完了回來,除了錢,還多給一包糖!”

 農人們嘰嘰喳喳,喧鬧聲幾乎壓過了喇叭聲。

 如今鹽價下去了些,農人們買得起了,可糖仍舊是貴价物,熬煮能出多少糖?一斤甜菜根才產多少?他們這邊可沒人種甘蔗,就是在南面,也幾個種甘蔗的。

 沒有更好的提煉糖的法子,糖的產量就上不去,價格就下不去。

 哪怕他們掌握了澱粉製糖的法子,沒有足夠的澱粉也是白搭。

 且不說他們離擁有澱粉製糖的技術差了十萬八千里。

 而人對糖和油的慾望是刻在骨子裡的,村邊的野果,哪怕澀口,只要稍帶一點甜味,都會立刻被孩子們摘走。

 能在過年的時候買點麥芽糖,就算生活富足了。

 有農婦高聲喊道:“女大人,俺們女的能不能去?!”

 女吏:“能去!自己考慮清楚!那邊可苦著呢!”

 錢二妹也蠢蠢欲動,可一想到不能在家過年,還是沒有去報名——往年她就沒過過年,家裡窮,她和娘到了冬天只能等鄉親們接濟,過年的當日,娘也只能做飯的時候多放一點點糧食,有時甚至只有豆飯。

 好不容易有了點錢,有了點存糧,不過個年,她總不甘心。

 寡母也勸她:“錢哪有掙得完的?在家編竹筐,不比你去教堆肥強?好歹風吹不著雨淋不著,五通縣那邊窮呢!你去了那邊,那些光棍禍害你咋辦?”

 “就是有兵姐們護著,也有錯眼的時候。”

 好像也是這個道理,錢二妹點點頭。

 不過村裡仍有幾個家裡娃娃多的農婦去報了名,不掙錢不行呀,娃娃們讀書不花錢,可紙筆和書哪樣不要錢?尤其自家娃娃又不夠聰明,拿不到不要錢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