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醫匠生涯(一)

自從踏進錢陽縣開始,趙舍就惶然不安,比在路上更加惶然。

 他彷彿從生下來就沒有交過好運,生在醫匠之家,祖父是醫匠,爹是醫匠,他也是醫匠,這輩子都改不了行當,幼時便當了藥童,別家的娃娃還能去泥坑裡打滾,他會走路起就成了苦行僧。

 但若是一直如此,似乎也還能忍受,起碼不餓肚子,治好了貴人,對方稍稍打賞就夠他和家人一年的嚼頭。

 況且家裡無論男女都能掙錢——貴人家的女眷總也要治病,不願意叫男人去看,他的妻子女兒,也就能行醫了。

 醫匠這一行,只要家裡稍稍開明,就沒有傳男不傳女的說法。

 畢竟天下的病人不分男女。

 趙舍一路都和家人坐在同一輛牛車中,他爹孃還有別的兒子,他又不是長子,固然鄭老再三請託,二老都不願意和兒子一起來這北方邊遠小鎮。

 原本,趙舍以為妻子也不會同意。

 他的妻子與他乃父母之命,雙方家裡都是醫匠,妻子也斷文識墨,於藥材上也很有心得,夫妻倆相處並不艱難,家裡還有奴僕伺候,很能一起探討些醫術。

 但若說夫妻之間的纏綿情誼,那是沒有的。

 他知道妻子在婚前有過一個竹馬,雙方感情甚篤,甚至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只是那竹馬臨陣反悔,娶了宮中太醫的獨女,這才成就了他們的姻緣。

 可成親以後,他與妻子都努力過,想養出些男女之情來。

 但哪怕孩子都生了三個,雙方還是無法將對方看做所愛之人。

 妻子甚至說過:“我視夫君如兄。”

 趙舍也沒有辦法——他甚至不生氣,因為他也不愛妻子啊!他自己都不愛,又如何能去指責妻子沒有對他動心呢?

 所以妻子不同意,他是能接受的,也不會怨懟,可能有些傷心,但也只傷心於自己活到這個歲數,卻要背井離鄉,孤身一人去往貧苦之地。

 或許還會有點慶幸,這樣孩子們就不必跟著自己去吃苦了。

 但妻子竟然來了,連趙舍自己都覺得出奇,難道妻子以往說的都是謊話?其實妻子對自己有幾分心動?

 趙舍因為這點誤會,又有些愧疚。

 哎!即便妻子愛他,他也難以同等的愛去回饋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