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推心置腹(第3頁)

 一斤豬肉才賣1塊7毛錢,5塊錢割了一斤豬肉都還有3塊3毛錢。

 李二牛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居然會如此的富有。

 他十分闊氣的從包裡面掏出1塊7毛錢放在了肉鋪的案板上說道:“我要一斤豬肉,給割肥的,我全要肥的,不要瘦肉。”

 農村裡極度缺乏油葷,肥肉要比豬肉更受人歡迎。

 “好勒,一斤豬肉,多肥少瘦!”

 李二牛走了之後,陸山河也揣著一百多塊錢塊錢在縣城裡面行走著。

 他要找幾家可以製作機械零件的,幫忙打磨一些機械。

 目的就是為了組成手持插秧機。

 家裡還有好幾畝地需要插秧,做手持插秧機,不僅僅是為了方便家裡,更重要的事撬開公社關係大門的利器。

 這個時代,無論是做生意,還是在工廠裡面工作,緊緊依靠你的個人努力是絕不可能成功的。

 中國畢竟人情社會,而八九十年代是最講究人情的時代。

 陸山河要想把自己的生意做大,要想賺更多的錢,就必須要疏通各種關係,而公社是最基礎的一級。

 陸山河的心中很清楚。

 別看自己現在從大隊農田裡面把黃鱔給撈了出來,轉一轉拿到縣城就能夠賣錢。

 要是這東西有技術含量嗎?也是有的。

 比如陸山河做的燒黃鱔的醬料包就有技術含量。

 但要說這個技術含量有多高也不見得。

 如果有人拿到陸山河的醬料包,細細的分析去仿製用不了多久,可能也會做出來味道差不多的醬料包。

 而鱔魚就更不說了。

 農村裡面到處都是鱔魚。

 別人想抓,可能比陸山河抓的更多,也可以拿到的市場來賣。

 所以在公社,特別是大隊這些人發現陸山河的生意門道之前。

 陸山河必須要想盡辦法讓自己儘快在這一行業完成壟斷。

 想明白了這一點,陸山河走進了江城縣紅旗機械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