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3章 世界歷史(第2頁)

 你也必將被寫入趙國的歷史。”

 袁愧的話讓高幹有些激動,自古以來,沒有人能拒絕青史留名。

 對於趙國來說,現在是全新政治制度,將來必定寫入趙國的教科書之中,到時,不想青史留名都不可能。

 想到這些,高幹有了更多的動力來推動改革。

 “孟起,糧食的事情怎麼說?”馬騰有點焦急,周邊國家都多少不同程度受災,對於他來說,現在就是把希望寄託在華夏身上。

 馬超急匆匆跑了進來,喘著粗氣說道,“父王…,二…二弟找到華夏…,華夏答應可以最多借80萬石糧食給我們。”

 “太好了!”馬騰有些激動。

 “糧食需要我們自己運輸,走陸路和海路我們自己決定。”馬超第一次對華夏感觀不錯,一直以來,在他心裡,華夏就是強勢,以勢壓人。

 “有了這些糧食,就能度過大旱了。

 這些糧食的成本加給百姓,另外增加一成稅收。”

 “喏!”

 “華夏駐軍的事情你有什麼打算?”馬騰問道。

 從內心深處,馬超有點反感華夏駐軍。

 軍事上,他有極強的自信,在他看來,有自己在,周邊國家誰也不敢惹北涼國。

 他和董衡接觸時間比較長,他深知,華夏這些人太陰險了,和華夏結成軍事同盟他是有顧慮的。

 不過,他更加清楚,在自己父王馬騰的心裡,和華夏走近是長遠戰略,自己後來能和馬鐵競爭,也因為自己支持華夏駐軍的因素在裡面。

 如果自己現在反對,恐怕政治上會出問題,甚至引起馬騰的擔憂和猜忌。

 “父王,華夏駐軍的事情只有少部分細節沒有談完。”

 馬騰微笑著說道,“孟起,你要記住,人生往往選擇大於努力,國家也是如此。

 這些年,我一直在觀察華夏,我敢斷定,未來華夏會有很長時間持續向上發展。

 我們的制度、人口等決定了北涼國未來只能仰人鼻息。

 如果和華夏走近,只要我們不做出天怒人怨的事情,短時間內我們無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