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鄭芝龍的家產


 鄭芝龍為什麼反對朝廷的貨幣改制?

 因為貨幣改制會讓他的利益受損!

 一兩銀子只能換含銀九錢一釐的銀幣,這比殺了他還難受。

 鄭芝龍是商人,是海盜。

 他不對任何人負責,只對自己負責。

 鄭芝龍到底有多少家產歷史上並沒有記載,但粗略估計至少有數千萬兩白銀!

 他的收入來源有二。

 一是通過遠洋貿易賺錢,二是賣旗賺錢。

 前者本就不少,但是和後者相比簡直就是毛毛雨。

 鄭芝龍早在歸順朝廷之前就開始搞賣旗的生意,歸順朝廷後更是肆無忌憚地賣旗。

 當時鄭氏船隊模仿荷蘭人制作了船旗,他將旗子賣給過往的船隻。

 過往船隻凡是懸掛鄭氏船旗的,都不會被搶劫。

 反之,會被鄭芝龍的手下洗劫一空!

 由於鄭芝龍戰船眾多,戰力不俗!再加上三千兩銀子對商船來說也不多,所以過往船隻紛紛交錢免災。

 船旗的價格一般為每艘船每年三千兩白銀。

 僅此一項,鄭芝龍每年就能獲得近千萬兩白銀的收入。

 歷史上的鄭成功之所以能和滿清分庭抗禮,究其原因是有錢財支撐,否則早就敗了。

 可惜。

 這些錢大部分都被滿清得到,其中以永曆十年(公元1656年)的海澄之變最著名。

 永曆十年,前衝鎮(今海澄)鎮帥黃梧打開城門,放八旗兵進城,投降了滿清。

 海澄失陷!

 海澄是鄭成功擲重金打造的堅城,裡面不但囤積了三千火器以及配套的火藥彈丸,還有數不清的糧草,軍餉和近十萬副甲冑!

 這些東西換算成錢少說也值千萬兩白銀。

 可惜,被黃梧一股腦送給了滿清。

 這些物資對滿清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

 為了表彰黃梧的功績,順治立刻封黃梧為“海澄公”,給予敕印,開府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