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袁可立

袁可立,字禮卿,河南歸德府睢州人。

 其先祖袁榮因隨明太祖征戰有功,被封為睢陽衛世襲百戶。

 明中後期衛所制度名存實亡,袁氏一族放棄軍戶踏上科舉之路。

 萬曆十七年袁可立考中進士,天啟二年四月以右僉都御史身份巡撫登萊。

 在袁可立巡撫登萊前,遼東九成之地已落入建奴手中,明軍只能依靠關寧錦防線固守。

 (關:山海關,寧:寧遠,錦:錦州。)

 袁可立巡撫登萊後與孫承宗,李邦華,畢自嚴,毛文龍,沈有容,張盤等人互相策應,以攻代守。

 (袁可立主持大局,孫承宗負責在寧錦一帶牽制,李邦華和畢自嚴負責後勤,毛文龍與沈有容,張盤負責前線作戰。)

 袁可立先是打造戰船,然後使用戚繼光水軍習陸戰的方法訓練水師。

 短短几年打造戰船四千艘,並有五萬擅長陸戰的水師官兵(登萊新軍前身)。

 從天啟二年出任登萊巡撫,到天啟四年五月離任期間。

 袁可立使用登陸作戰的方式不但收復了整個遼南(遼東半島),而且成功策反了努爾哈赤的女婿劉興祚。

 尤其是登陸作戰的水師,利用遼南複雜的地形打了七場大仗,七戰七捷。

 小仗數百次,明軍罕有敗績。

 打的努爾哈赤和八旗兵懷疑人生。

 明朝內部公文稱此為設鎮以來未有之捷也。

 前有孫承宗的關寧軍,後有袁可立的水師,兩面受敵的努爾哈赤不得放棄進攻,轉為龜縮防守。

 遼東局勢倒向大明!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但是...

 大明朝廷內部亂了。

 袁可立的至交好友高攀龍被迫害致死。

 同時他也被御史們冠以‘勞而無功’的罪名進行彈劾。

 為了避免內耗和掣肘,袁可立決定辭官。

 天啟還算有識人的本事,不允許他離任。

 數次辭官不允後,朝中奸臣開始在各方面為難袁可立和登萊水師,天啟無奈只能奏準。

 緊接著。

 天啟五年,孫承宗舉薦的山海關總兵馬世龍由於情報出錯,在柳河之役中失利,死傷四百餘人。

 當時關寧軍戰兵七萬五千人,加上守軍總數高達十四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