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吾必奎

雲南布政使司駐地為雲南府。

 雲南下轄共二十二個府,這些府包含了三十八個散州和二十四個府屬縣,同時還有五個不轄縣的直隸州。

 單看府的數量並不多。

 但是...

 明朝一共才有一百六十三個府。

 僅雲南一省的府數就佔了總數量的百分之十三!

 之所以設置這麼多府,原因是當地土官數量太多。

 有明一朝,共在雲南共設置了三百三十多家土官。

 土官又稱土司、土酋。

 是朝廷賜給當地少數民族首領的職務。

 土官主要集中在西北和西南等少數民聚集地,分文職和武職。

 武職分別有宣慰使、宣撫使、安撫使和招討使等;文職則有土知府、土知州、土知縣等。

 不管是文職土司還是武職土司,都歸吏部管理。

 朝廷會給予符印證明其官方身份,土司則向朝廷繳納賦稅並承擔徵發(主要是徵兵)。

 除此之外,土官還在其轄區內擁有絕對的統治權力。

 簡單來說這些土官就是當地的土皇帝。

 精明能幹且忠誠的土官確實能幫助朝廷治理好地方。

 例如馬千乘,秦良玉夫妻。

 但是如果土官叛亂,將會給朝廷帶來非常大的麻煩。

 如播州之役的楊應龍,奢安之亂的奢崇明和安邦彥。

 他們的叛亂不但讓當地百姓流離失所,還讓大明財政陷入了危機,將大明拖入泥潭。

 面對土官的威脅,大明朝廷自永樂時期就開始了改土歸流。

 (改土歸流的意思是廢除當地土司制度,像內地一樣改由朝廷委派流官治理,又稱改土官為流官。)

 永樂十一年,平定貴州思南和思州的叛亂後,朱棣廢除了兩地的土司制度,改由流官治理。

 平定這次叛亂的經過帶有一絲傳奇色彩。

 朱棣為了平定這次叛亂準備了五萬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