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淮河水戰

朱國弼和劉孔昭僵持在原地,不知所措。

 軍令狀這玩意簽了就要承擔責任,多了不說,肯定會被罷官並削去兵權。

 其次。

 被陛下知道後,還有可能會被削爵,甚至...砍頭。

 可是不籤的話。

 被陛下知道後下場同樣好不到哪兒去。

 甚至不用陛下出手,在那幫文臣的彈劾下,太子殿下就會出手。

 從此遠離權力中心!

 籤...或者不籤。

 這兩個念頭在他們二人心中反覆徘徊,遊移不定。

 劉孔昭幾番掙扎之後,在軍令狀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並用印綬蓋章。

 他是操江水師提督,麾下都是水師。

 李自成在此之前並沒有水師,就算劉宗敏訓練三個月也不是他的對手。

 綜合利弊之下,他選擇了妥協。

 現場只剩下朱國弼一人沒簽軍令狀。

 “罷了,朱大人請回吧。”呂大器說道。

 “我...”朱國弼有些猶豫。

 “簽了做不到一定會死,不籤反而有活路。”呂大器提醒。

 朱國弼眼神閃爍了片刻,站起身對著在場的人說道:“諸位,我這就領兵繞過洪澤湖,去攻打駐守的泗州北面的劉宗敏。”

 現場靜悄悄的,回應他的只有船外的風聲和船裡的呼吸聲。

 朱國弼自知無趣,轉身走出船艙,乘坐小船離開。

 “諸位也請早些回去吧,明日卯時初刻同時出兵。”

 “遵命。”

 劉孔昭和劉肇基起身施禮,先後離開。

 船艙內只剩下呂大器和李士元二人。

 “大人,”李士元開口說道:“少了朱國弼的五千人,咱們勝算是不是...”

 “無妨,有他不多,沒他不少。此戰重點不是打仗,而是...幫助高傑、劉良佐他們渡河。”

 ......

 鳳陽城又稱中都,始建於洪武二年九月。

 建成後共有外、二、內三道城牆。

 外城牆總長三十公里,高五丈;二道城牆稱總長約八公里,高兩丈;內城牆長不到四公里,高五丈,底寬兩丈半,頂寬兩丈。

 城牆皆用大城磚砌築而成,負責燒磚的有二十二個府,七十個州、縣,以及數不清的衛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