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造船

就在江南戰事如火如荼的進行之時,崇禎也沒閒著。

 他在籌備一系列的大事。

 第一件事是調兵。

 他將新招募的士兵一分為二,一部分調往薊州,一部分調往居庸關。

 這樣就能把鎮守在居庸關的唐通解放了。

 接下來,他把唐通調往宣府駐守。

 這裡是對抗李自成和蒙古人的第一戰場,有了他這支精銳坐鎮,閻應元的壓力會小很多。

 薊州的高第則被崇禎調往薊州鎮。

 薊州鎮與薊州不是一個地方。

 明代的薊州是現在的薊縣,而薊州鎮則是現在的遷安三屯營鎮。

 王永吉被崇禎調往薊州。

 這樣整個北面的防線就佈置完成了。

 從東往西,從外往裡依次是山海關的吳三桂,薊州鎮的高第,薊州王永吉,密雲、居庸關黃得功,宣府閻應元和唐通,保定李性忠,京師劉文耀,皇城李憲忠。

 如果建奴入關再次入關,憑藉長城的緩衝時間,明軍很快就能集結十萬..

 不,嚴格來說可以集結二十萬大軍進行反擊。

 尤其是那些新軍,在經過半年多甚至將近一年的操練後,已經有了一戰之力。

 雖然比不上邊軍,但也比普通部隊戰力強很多。

 崇禎籌備的第二件事是進一步放開海禁。

 隆慶時期大明朝廷調整海洋貿易政策,允許民間私人遠販東西二洋,史稱隆慶開關。

 但是...

 隆慶開關是一次有限制的開關。

 當時只開放了建漳州府月港一處海關,沿海所有遠洋貿易的商船,必須到月港辦理遠洋貿易手續。並且只能這裡入港驗貨,出港入海。

 同時,所有船隻都必須辦理船由和商引。

 (船由等同於後來行駛證,商引可以理解為營業執照。)

 此前只有月港一個海關,如果可以的話,他打算分別在山東,南直隸,江浙,廣東開設一個海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