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盲寫小說 作品

第394章 張獻忠“接受詔安”

荔枝古道起源於大唐天寶年間。

 唐玄宗為滿足楊貴妃吃鮮荔枝的愛好,建了一條運輸荔枝的驛道。

 起點是涪陵,經子午道到達長安。

 這條路全長一千多公里。

 為了保證在七天時間內把鮮荔枝送到長安,運輸過程中二十里一換人,六十里一換馬,日夜兼程,緊鞭急蹄。

 因為這條驛道最初的作用是運輸荔枝,於是當宋之後的朝代皆稱其為荔枝古道。

 到了明朝,成為川陝客商往來的重要通道。

 秦蜀古道示意圖

 “咳咳...”張獻忠驚喜過後,臉上堆起了愁容:“走荔枝古道攻漢中,隨後走金牛道攻成都確實是個出其不意的辦法。”

 “可是蜀道難本就易守難攻,再加上路途遙遠,若是攻不下漢中,大軍恐怕沒有返程的糧草。”

 “最關鍵的是...漢中的賀珍已經投降了李自成,本王無意與順軍交戰。”

 眾人點頭贊同。

 他們和順軍的目標一樣,都是明軍。

 現在內鬥不是明智之舉。

 “義父,”劉文秀站出來說道:“接下來該去哪兒?是繼續強攻秦良玉,還是回湖廣?”

 張獻忠開始犯難。

 目前不是他想去哪兒,而是能去哪兒!

 如果回湖廣,他將四面受敵。

 北面是李自成,東面和南面是袁繼鹹,西面是秦良玉。

 想不死都難!

 “這樣吧,過了正月十五把高時明放出來,讓他給秦良玉帶句話,就說本王有意投降明廷,接受詔安。”

 不等眾人驚訝,張獻忠笑著再次說道:“拖延時間而已,本王絕不會嚮明廷投降。”

 “立刻給定國寫信,讓他向李巖借糧草。借的話最好,不借也沒關係。正月初五一早,文秀,可望率本部兵馬沿長江順流而下,與定國會和後南下攻長沙。本王和艾能可殿後掩護,防止明軍追擊。”

 “湖廣北面是沒法待了,得想辦法去湖廣南面!”

 眾將領命,喝完杯中酒後各自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