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譁變的風險

紫禁城與皇城不是一回事兒。

 皇城大,紫禁城小。

 紫禁城是皇城的城中城。

 有明一朝,只有內閣的辦公場所在紫禁城內。

 六科給事中和光祿寺在紫禁城外,皇城內。

 其餘衙門的辦公場所基本都在皇城外面。

 面對劉文耀的詢問,李邦華愣了一下。

 他簡單計算後說道:“今日早朝官員有四十一人,如果想把這些人全部留在皇城內過夜,需要找一個大點且不透風的屋子。老夫想了想,六科直房和光祿寺應該都可以。”

 不等劉文耀接話,李邦華皺著眉頭問道:“你想幹什麼?囚禁大明官員可是一等一的重罪。到時候別說老夫了,就是陛下都保不了你。”

 李文耀壓低了聲音:“今天早朝陛下下旨治理京營弊病,這個消息一旦傳出去,京營可能會出問題。”

 “什麼問題?”

 “譁變!”

 “理由呢?”李邦華問。

 劉文耀謹慎地向四周掃了一眼,快速說道:“京師有三大營,每營又分為十二營,共計三十六營。這三十六營有三百六十六個軍官,其中三百二十多人與勳貴有關係。”

 “有一部分是被勳貴用關係提拔起來的,還有一部分是勳貴的親戚,家丁。”

 “整治京營的消息一旦傳出去,在這些軍官的煽動下,底層士兵很有可能譁變。”

 譁變...

 李邦華眯著眼,思考這件事的可能性。

 整治京營會砸了很多人的飯碗,尤其是那些靠關係上位的將領。

 如果這些人有意煽動,底層士兵確實很容易被忽悠。

 畢竟建奴剛剛出關不久,朝廷這麼做等於過河拆橋,卸磨殺驢。

 那些花錢買進來的老弱病殘本以為能買個鐵飯碗,沒想到朝廷直接把碗砸了。

 能不急嗎?

 想到這李邦華點點頭:“確實有這個可能,咱們得想一個萬全之策。”

 然而現實容不得李邦華細想。

 早朝的官員們已經走到了承天門,眼看著就要走出了皇城。

 他們一旦走出皇城,消息就會傳播出去,想瞞也瞞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