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復社

在史可法的調解下,馬士英和高弘圖停止了爭吵。

 倪元璐看著滿臉通紅的高弘圖,心中有些疑惑。

 要錢花的有三個人,為什麼高弘圖偏偏要和馬士英針鋒相對?

 沒道理啊!

 雖然他是南京戶部尚書,但也僅僅是南京戶部尚書。

 出了南京城,權力還不如一個知府大!

 管好錢,看好家,太子讓怎麼花就怎麼花。

 即便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等太子登基的那天...

 不對,高弘圖大概率等不到太子登基了。

 高弘圖萬曆十一年出生,現在已是六十一歲高齡。

 突然!

 倪元璐想到了高弘圖的另一層身份:復社元老。

 歷史上的復社,是一夥由江南士大夫為核心成員組成的政治、文學團體,被人稱為小東林。

 復社雖然被人稱為小東林,卻又與東林黨不同。

 大部分東林黨只喊口號,不幹實事。

 復社則是不喊口號,偷著幹實事。

 他們的實事不是為國為民,而是操縱科舉。

 以崇禎十六年科舉為例。

 復社包辦了一甲。

 狀元,榜眼,探花都是復社成員。

 正因為有這種操作,才歐讓復社“黨羽半天下”,留下姓名的成員更是高達三千多人。

 久而久之,張溥便成了大明朝地下吏部尚書。

 崇禎三年,周延儒當上了內閣首輔,因言出不當辭官。

 閒居在家的周延儒為了東山再起,找到張溥。

 在復社成員的推波助瀾下,崇禎十四年周延儒再次當上了內閣首輔。

 不僅如此。

 就連範景文,李邦華等人也和復社成員關係密切。

 馬士英推薦的阮大鋮是“閹黨餘孽”,復社速來與閹黨不合。

 再加上阮大鋮的名聲本來就不好,所以復社元老高弘圖才和馬士英針鋒相對起來。

 想透了這些後,已經年近五十的倪元璐頓感頭顱發脹,頭皮發緊。

 大明朝堂的關係太複雜了!

 複雜到他早已厭倦朝堂,辭官講學。

 萬萬沒想到,辭官之後的他竟然再次遇到了這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