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大明朝堂的現狀

李邦華微微一笑:“陰謀也好,陽謀也罷。黃得功這麼做的目的就是想拉兵部,戶部和工部下水。他不怕別人分功勞,怕朝廷治他棄城之罪。”

 在明代,武將棄城逃跑是死罪。

 但是實際執行起來有很多操作空間,皇帝會根據武將的表現,忠誠度等進行綜合評估。

 一般情況下,只要拼命抵抗了,大概率不會被治罪。

 還有一個前提是朝堂上有人幫他說話。

 “李閣老,明日早朝咱們該是幫黃得功邀功,還是彈劾他?”邱瑜謹慎的問。

 內閣這些人數他年紀最小,能當上吏部尚書完全是一個巧合。

 能不能坐穩這個位置他說了不算,內閣首輔和皇帝說了才算。

 皇帝高坐廟堂,他沒法巴結也巴結不到,能做的只有向內閣首輔靠攏。

 不止他這麼想,朝堂上大部分官員都這麼想。

 李邦華略加思索:“各司其職,該邀功的邀功,該彈劾的彈劾,朝堂上不能只出現一種聲音。”

 “如果只有一種聲音,那麼肯定是謊言。你我明白此間的道理,陛下也明白。”

 “多謝李閣老教誨!”邱瑜向李邦華靠攏的想法愈發堅定。

 “李閣老,塘報還說黃得功活捉了劉芳亮,請示朝廷該如何處置!”

 “陛下應該看過塘報的內容了,宮裡沒傳出消息嗎?”

 “沒有,宮裡只傳出了陛下讓趙王和周王全家進京避難的消息。”

 李邦華眉頭皺了皺。

 趙王周王年紀尚幼,讓他們同時進京表面上看是關心藩王。實際上,這位大明皇帝極有可能要對只吃飯不幹活的藩王下手了。

 皇帝怎麼做,做什麼,與他們這些大臣無關。

 因為這是皇帝的私事。

 李邦華抬頭往門外看了一眼,說道:“藩王的事咱們管不著,至於劉芳亮...天色已晚,此事明日早朝再議。”

 次日清晨,皇極殿內群臣分別站立。

 李邦華輕咳一聲站了出來:“陛下,大名府塘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