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朝堂認罪

戰場上的武器是刀劍,朝堂上武器是嘴。

 吳三桂以為其他人也會進行彈劾,已經做好了舌戰群儒的準備。

 沒想到的是...彈劾他的只有這幾位。

 其他人站在原地,目光平靜,看不出任何情緒。

 就連高高在座的皇帝,也是一臉平淡沒有悲喜。

 他頓感不妙。

 從走進皇極殿的那一刻起,他的目光始終四處遊走。

 朝中的情況已經被他在京中的細作傳遞了出去,所以對朝堂上這些面孔沒有意外。

 李邦華,方岳貢,範景文...

 內閣的人齊了!剩下的人分別來自都察院,兵部,吏部,兵科給事中和五軍都督府。

 這些人聚在一起,明顯是找茬的。

 誰讓他們找茬的?

 除了高高在座的皇帝,還能有誰?

 可既然找茬,為何不見其他人有所行動?

 吳三桂的腦子頓時有些不夠用了,但他還是按照謀士方光琛提前告訴的對策進行反駁。

 “陛下,臣有罪,臣也認罪!”

 在場的人無不驚訝,以為吳三桂放棄了抵抗。

 就在眾人以為他認罪伏法的時候,卻聽吳三桂繼續說道:“但臣嘴裡的罪與施大人口中的罪不同,臣請陛下聽臣解釋。”

 崇禎一臉平靜的點頭:“朕在聽。”

 吳三桂心中一喜,跪在地上緩緩說道:“自從收到朝廷的聖旨後,臣本想立刻組織兵馬千里勤王。”

 “但建奴在側虎視眈眈,一旦臣領精銳進關,剩下的寧遠守軍根本擋不住建奴,假如此時建奴進犯,寧遠百姓將遭受滅頂之災!”

 忠於朝廷?

 崇禎眯著眼,對吳三桂又有了新的認知:此人身後的謀士絕非等閒之輩。

 吳三桂繼續說:“雖然關寧軍驍勇善戰忠於朝廷,但寧遠百姓都是他們的摯友親朋,如果置百姓於不顧,就算臣帶兵勤王,關寧軍也無心戀戰一觸即潰。”

 “所以臣才盡遷寧遠百姓進關!望陛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