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聯賊制夷

“那就讓李守鑅調任薊州總兵吧,同時將山海關一萬守軍調到薊州,至於高第...容朕想想。”

 在李守鑅,王鰲永和高第之間,他選擇了李守鑅。

 這三人之中,也就李守鑅還算忠誠。歷史上李自成進攻北京時他擔任昌平總兵,由於手底下沒多少人,戰敗自刎。

 王鰲永是貳臣傳裡的“大人物”,投降之後成了滿清的死忠。不過他的下場很讓人解氣,在青州時被假意投降的李自成部下趙應元斬殺。

 高第更不用說了,正史上他和吳三桂一起放八旗兵入關。由於吳三桂的名氣太大,所以高第這個名字並不為後人所知。

 崇禎已經把山海關交給了吳三桂,如果再把薊州交給高第,就只能用頭鐵來形容他了。

 一番商議後,人員調整的事很快定了下來。

 李守鑅擔任薊州總兵,高第繼續任山海關總兵,王永吉和吳三桂官任原職,但駐地由寧遠改成了山海關。

 沒辦法,遼雖然丟了,但收復的心還是要有的。

 “陛下,流賊既已退兵,不如下聖旨讓各地勤王大軍原路返回,繼續剿滅流賊!”兵科給事中曾應麟提議道。

 這個提議得到了朝堂上大部分官員的支持。

 畢竟黃得功,左良玉,高傑等人的正在追剿流賊,現在京師之圍已被解除,正好讓他們繼續剿賊。

 崇禎先是點點頭,隨後輕輕搖頭。

 “不知陛下有何顧慮?”李邦華開口問道。

 “建奴!”

 “建奴?”李邦華眯著眼想了想,“難道陛下認為建奴會在近期入關劫掠?”

 “不...不是近期。如果朕預料不錯的話,距離建奴入關還有兩個月。”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都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的看著崇禎。

 在他們看來,建奴要麼趁流賊剛剛退兵,朝廷百廢待興時入關;要麼再等等,等他們在遼東安頓好軍民,站穩腳跟後入關。

 皇帝口中的兩個月是從何而來?

 看著滿朝文武不相信的目光,崇禎反問道:“李閣老你說說,建奴為何屢次入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