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大明的火器

京師,皇城外。

 在錦衣衛和勇衛營的護衛下,崇禎離開了皇宮。

 這是他第一次親眼看到古代的城池。

 目光所至,皆是荒涼。

 太破舊了。

 偌大的北京城,大明朝的國都,路上鋪的竟然是黃土......

 沒有混凝土和瀝青也就算了,紅磚青磚什麼的總有吧?

 然並卵!

 腳下的黃土混合著白灰,前面的太監灑水降塵,地上的塵土在歷史車輪的碾壓下,慢慢沉澱。

 一條條這樣的道路在北京城內橫縱交錯,築就繁華的同時,也昭示著百年滄桑。

 崇禎沒有乘坐鑾駕,他騎在馬背上,朝戊字庫方向緩緩前進。

 內府有十庫。

 分別是內承運、甲、乙、丙、丁、戊,追贓、廣積、廣惠、廣盈庫。

 內承運庫歸大內太監掌管。

 乙字庫屬兵部。

 甲字庫,丙字庫,丁字庫,追贓庫,廣惠庫,追贓庫歸戶部管。

 戊字、廣積、廣盈庫屬於工部掌管。

 戊字庫挨著安民廠,安民廠的前身是王恭廠,天啟六年發生大爆炸後改名搬遷至此。

 搬遷的原因很簡單:之前離皇城太近,皇帝沒有安全感。

 不過王恭廠這個地方確實邪門,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又炸過一次。

 戊字庫負責儲存火器盔甲,京師三大營的家底都在這。

 能不能守住京師,全靠這些火器!

 早期邊軍的火器均出自工部,由於路途遙遠不便運輸,再加上工部製作成本太高,在邊軍的強烈要求下,他們擁有了自制火器的權利。

 不能怪邊軍,工部製作一把火銃的成本是二兩半銀子,。

 邊軍自制火銃性能與工部一致的情況下,僅需一半兩。

 可見貪腐多麼嚴重。

 工部尚書範景文早早帶著工部的官員在戊字庫門前迎接崇禎。

 這些人裡面,有兩個人臉上寫滿了焦慮。

 其中一箇中年人,身材魁梧皮膚黝黑,一臉的絡腮鬍子,面目略顯猙獰。初春時節寒風尚冷,他卻僅穿了一件薄衫,袖子挽到手肘處,露出兩條孔武有力的臂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