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草人 作品

第595章 葉公沈諸梁(1)

孔子決定了,但直接就去楚國都城郢都麼?不不不,孔子想去見一個賢人,一個楚國的賢人,沈諸梁。

 

沈諸梁,楚國公族大夫,楚國先君楚莊王曾孫,羋姓,沈尹氏,名諸梁,字子高。

 

沈諸梁父親為楚國大名鼎鼎的左司馬沈尹戍,戰死於吳楚柏舉之戰。

 

沈尹戍乃楚國公族人,本是羋姓熊氏,楚莊王之曾孫,名戍,因在楚平王時擔任沈縣今安徽省臨泉縣縣尹,世稱沈尹戍。

 

沈尹戍是楚平王、楚昭王時代難得的人材。他為人正直,不趨炎附勢。

 

當時,楚平王以陰謀詭計奪得了君位後,為平息國內矛盾,且打造一個熱愛和平的楚王形象,楚平王不顧楚國上下反對,不但讓已經被楚國吞併且耗費了大量國力修築的陳、蔡兩地復國,更宣佈今後五年內不再對外挑起刀兵,喪失了中原諸侯聯盟正分崩離析時一舉擴大地盤的大好機會。

 

楚平王此舉,讓一直對楚國虎視眈眈的吳國迅速抓住機會,楚國原江淮流域諸多附庸和地盤被吳國蠶食,吳國國力軍力迅速壯大,給楚國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但楚平王一改歷史上楚軍對外強悍用兵的作風,沒能及時積極對吳國主動討伐,而是對吳國採取了守勢,耗費大力人力物力修築邊境城池。

 

當時,沈尹戍就提出反對意見。沈尹戍認為,楚國大規模在邊境修城勢必引發鄰國警覺,招致不必要的邊患。但沒人聽他的。

 

楚平王死後,即位的楚昭王年幼。國內大權又被令尹囊瓦掌控,楚國國內矛盾重重。

 

吳國看到了機會,雄才大略的吳王闔閭在楚國叛將伍子胥、伯嚭以及一代戰神孫武的輔佐下,以三萬之眾向楚國發起奇襲,並在柏舉一役中將二十萬楚軍擊潰。

 

當時,楚軍統帥囊瓦的二十萬主力部隊在柏舉遭到慘敗,原本獻計並親率一萬楚軍欲奪取淮河渡口燒盡吳軍運糧船的沈尹戍無奈放棄原來戰術安排,率軍趕回救援,結果在雍澨遭遇了吳軍,雙方激戰。

 

沈尹戍是位智勇雙全的楚國大夫,他指揮楚軍向吳軍發起突然襲擊,吳軍猝不及防,被打得大敗潰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