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草人 作品

第580章 焦頭爛額的陳國

陳湣公將宛丘最豪華的驛館安排給了孔子下榻,還安排了最優質量的各類服務,提供了最高級別的食宿車馬。

 三天兩頭,陳湣公親自到驛館拜訪孔子。

 這天,陳湣公又來了,帶著一隻鳥,死鳥。準確地講,是一隻猛禽,大隼,俗稱老鷹。

 請孔子吃野味?

 先請孔子講講故事吧,講完了再燒了吃了。

 因為這隻鳥的身上,居然帶著一支箭矢,一支以石為箭頭的箭!

 這是陳國一農夫在自家的地邊撿到的,撿到時,此鳥還在撲騰掙扎著,尾部插著這支以石為箭頭的箭。

 早在夏商時期,箭矢就以銅為頭,鮮有以石為箭頭的。到了春秋時期,甚至已經以鐵為箭頭,怎麼可能還有以石為箭頭的?

 農夫不敢藏私,進獻給了官府。

 地方官不敢怠慢,層層報告,到了陳湣公這裡。

 每天為國家前途殫精竭慮的陳湣公見有異事,陳國又來了大聖人孔子,也許可能差不多這算是天降祥瑞吧。

 但天降祥瑞之物,必須得弄清緣由,否則怎麼忽悠民眾?

 於是,陳湣公帶著插著石頭箭矢的死鳥來向孔子討教了。

 孔子非常感興趣,他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在陳湣公這樣的俗人面前,當然可以使之仰望了。

 孔子點點頭,仔細看了看石箭,輕輕拔下,將死鳥還給陳湣公:“請陳侯先把這隻隼鳥安排去烹煮了吧。”

 陳湣公心頭擦了一下,你孔夫子果然還好這一口啊。

 正胡思亂想著,卻見孔子輕撫石箭,感嘆道:“想不到,丘有生之年,竟然還真能見到此物。”

 陳湣公這才醒悟過來,鳥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石箭,也是他來諮詢孔子的目的。

 陳湣公忙問道:“夫子認得此箭?”

 孔子微微點頭,道:“若丘未記錯,這應該是肅慎氏之箭,楛木為杆,頑石為頭,長一尺八寸,非中原列國所用。”

 “肅慎氏?這是何族?”陳湣公問。

 孔子道:“丘曾聞,周武王攻克商紂後,威服四方,四方蠻夷無不進貢朝見。其中大荒之中,有不鹹山,不鹹山有肅慎氏之國,以狩獵為生。

 慎肅氏進貢的,就是以楛木為杆以石為頭的箭,長一尺八寸。

 武王很高興,親刻‘肅慎氏貢楛矢’於杆末,這是武王欲彰顯其德服四方之功績,並以此昭示後人之舉。

 後武王封貴國先君胡公於陳國,並嫁其長女伯姬於陳胡公,賜‘肅慎氏貢楛矢’於伯姬隨嫁。陳侯不妨去國庫查找,應能找到相關資料。”

 陳湣公不由對孔子之學問驚為天人,那是五六百年前的事了,孔夫子居然也知道。虧自己還是陳國人,此箭與陳國有此等關係,陳國居然沒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