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草人 作品

第353章 弭兵會盟3

首先是列國諸侯到會的時間,第一個到會的是晉國中軍元帥趙武。然後,5月29日,鄭國上卿良霄到會。6月2日,魯國執政上卿叔孫豹、齊國右相慶封和上大夫田須無、衛國卿大夫石惡到會。6月8日,晉國下軍佐智盈到會。6月10日,邾國國君邾悼公到會。6月16日,楚國公子黑肱到會。6月22日,滕國國君滕成公到會。

 重大國際會議,開個會是形式,而會前會中會後的那些事,那是真正的關鍵,這些事,就是如何統一思想達成共識為目的的各方談判。而最重要的談判,當然是晉國與楚國的談判。只要兩個超級大國把細節談妥了,其他的都好說。

 晉國談判代表是下軍佐智盈。智盈根據趙武的要求,全面收集了解楚國的相關情報,瞭解楚國代表團組成人員的性格特點,提出晉國的具體談判要求。

 楚國的談判代表是楚康王的親兄弟公子黑肱,但他只是楚國令尹屈建的傳話筒。屈建此時在哪裡?他在陳國,這是一位非常小心謹慎的楚國令尹。畢竟,與晉國死磕了百來年了,宋國又是晉國為首的中原聯盟之國,對楚國來講,什麼都要小心。

 叔孫豹很清楚,談判的基礎內容是宋國大夫向戌提出的,首先徵求楚國令尹屈建和晉國中軍元帥趙武的意見。

 據說,屈建仔細研究後,提出了一個新要求:以後,晉國的屬國,即以晉國為盟主的各中原諸侯,都要朝見楚國;同理,以楚國為首的各國諸侯,也要朝見晉國。

 聽說楚國提出了要求,趙武迅速主持召開了晉國代表團會議,這次會議還邀請了到會的包括叔孫豹在內的中原列國諸侯聯盟的代表參會。

 趙武對大家道:“武以為,楚國的這個要求不過分,我們應該答應。同時,考慮到晉國、楚國、齊國、秦國都是大國,互相朝見一事要分別對待。

 齊國作為東方大國,我們要給予充分的尊重。所以,要確保齊國不要履行朝見義務,既不用朝見我們晉國,也不用朝見楚國。同樣,秦國一直是楚國的盟國,但楚國也是做不到真正指揮秦國的,所以,秦國不用朝見楚國,也不用朝見晉國。

 秦國和齊國,都是大國,如果賦予他們朝見的義務,那武擔心這次談判是要破的,所以,就把這個意見帶給楚國吧。如果楚國能夠說服秦國朝見我們晉國,那我們就要努力要求齊國朝見楚國,這是對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