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草人 作品

第303章 強食弱肉:山東諸國的食物鏈是怎樣的態勢?

魯國周邊有恩怨的幾個國家,現在只剩下齊國、邾國和莒國這三個主要諸侯國。隨著紀國和萊國退出春秋舞臺,此時山東四大諸侯就是齊國、魯國、莒國、邾國。

 有意思的是,理一下山東這幾個諸侯國的歷史,我們會發現,一直以來齊國有著吞併莒國的衝動,魯國有著吞併邾國的衝動。然後是齊國有著吞併魯國的衝動。

 用食物鏈串一下,貌似齊國是處於第四層的,是頂端。魯國是第三層的,是中上端。莒國和邾國是第三層的,是中下端。下面還有一層,如郯國、郳國、小邾國、薛國、滕國、鄫國等等,屬於第一層,是底端。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浮游,就是這個樣子。

 這條線理清後,我們就可以發現,這四國為了各自的國家利益,都在尋求著生存空間。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齊國與魯國因為紀國的事,曾經是敵對關係,直到歷史進入春秋,鄭莊公稱霸中原時,鄭、齊、魯結成了穩固的鐵三角同盟。這些事,我們前面講過了。

 處於同盟關係的齊魯兩國,又開啟了世代通婚聯姻模式。自魯桓公起,魯莊公,魯僖公,魯文公,魯宣公,魯成公,一直到現在的魯襄公,都是娶了齊國公族女子為夫人。

 但是,無論魯國怎麼努力,齊國終歸是幻想著稱霸中原的。幻想著稱霸的齊國,當然很看不慣牢牢抱緊現任中原列國諸侯盟主晉國的魯國。魯國當然也知道,臣榻之旁就有一隻齊國老虎,而且這隻老虎並沒睡,所以就更加註重與晉國的關係。

 這就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你魯國居然不來抱我齊國大腿,那我齊國就要欺負你魯國。你齊國越想欺負我魯國,那我魯國就更加要抱牢晉國大腿。

 齊國強,魯國弱,魯國被齊國揍,只能找晉國。春秋中後期,但凡是齊國被晉國教訓的幾次大戰,貌似幾乎是齊國先去打了魯國、魯國向晉國告狀、晉國出手替魯國出氣這個模式。

 正因為齊國與魯國一直有矛盾,所以使曾經要抬著頭看魯國的邾國、莒國等國,開始在事關國家利益的重大問題上,敢於向魯國叫板。

 春秋進入中後期以來,我們經常看到魯國與莒國、邾國在爆發戰爭。要知道,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因為邾國還一直以來是魯國的附庸。而且,關係一直很鐵,甚至是傳統的聯姻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