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草人 作品

第119章 入聯伐魯:參加中原諸侯聯軍伐楚,魯僖公總可以放心了吧?

鄭國曾經是魯國的戰略盟友,也是曾經的中原小霸。可惜在鄭莊公後,經歷了二十年內亂的鄭國迅速衰落。鄭厲公時期,鄭國勉強有些恢復元氣,但夾在大國爭霸中間,日子過得很難很難。

 說鄭國難,我們就簡單一點講吧。只要楚國北上中原,那就肯定是要打鄭國的。或者說,只要中原諸侯誰惹了楚國,那楚國也肯定是要打鄭國的。

 除非,鄭國投靠了楚國。當然,現在有強大的齊國在,鄭國是不會投靠楚國的。但是,鄭國是必然會投靠楚國的。到後來,新的中原諸侯聯盟盟主晉國來了,見鄭國投靠了楚國,那就打鄭國。

 鄭國怎麼辦?只能投靠晉國。見鄭國投靠了晉國,那楚國就來打鄭國。

 鄭國,就是一塊強國爭霸中的夾心餅乾!

 你說鄭國可憐不?鄭國人後來發明瞭一種國家生存法則,那就是牆頭草法則。你楚國來,就投降你楚國。你晉國來,就投降你晉國。

 反正投降又不丟臉,因為這是春秋,春秋的戰爭是完全的貴族戰爭,打不過就認慫。有實力時要展示實力,沒實力時就認錯服輸,而且是堂堂正正極有風度的認輸。

 這一次,聽說齊國把黃國和江國給拉走了,楚成王大怒。公元前658年冬,楚國大兵北上,直指鄭國。

 鄭國國君鄭文公又氣又急,嘟噥著我鄭國又沒惹你楚國,你怎麼來打鄭國哇。一邊調集鄭軍死守都城新鄭,一邊派出使者前去交涉。結果楚國人根本不鳥鄭國人,直接扣押鄭國使者。

 楚成王就是這個脾氣:你們來惹不穀的大楚,那不穀就還以顏色。

 齊桓公心裡暗笑,小樣的,寡人就是要頻繁調動你楚軍北上,分散你楚軍。一旦你楚軍北上,國內空虛,那寡人就必定有大把的機會搞死你楚國佬。

 楚國打了一頓鄭國,搶了一些人口財物後,也就凱旋迴國了。楚成王很滿意。

 見楚國接招,齊桓公行雲流水般又攻出了一招:公元前657年夏,齊桓公給已經歸順齊國且是姻親之國的東夷大國徐國下達了指令:討伐楚國附庸舒國。

 徐國立即出兵,行軍數百里向舒國發起突襲,一舉攻佔了舒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