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草人 作品

第22章 選擇盟友:誰強就選誰

當時的春秋江湖,確實亂成了一團。公元前718年前後的春秋列國,真需要我們好好提一提了,魯國的春秋,絕對不是由魯國獨自可以掀起風雲來的。

 首先是周王室。周天子現在已經是周桓王了,周平王末期,與王朝卿士鄭莊公開始有了矛盾,周平王想要分鄭莊公在王朝的權力,鄭莊公火大了,搶了王室的糧食。

 周平王卻忍氣吞聲,最後服軟於鄭國,與鄭國居然搞了一個人質互換,把太子送到鄭國新鄭為人質,鄭國把世子送到王朝都城洛邑為人質。也就是說,周平王創造了一個將自己等同於諸侯的歷史,這樣的周天子,還有什麼權威可言?王室威信嚴重受到影響。

 那這個時期在中原最咄咄逼人的鄭國呢?鄭國儼然成了中原新貴,手中有可以調動天子王師的特權,四處擴張,已經吞併了好幾個諸侯,地盤迅速擴大,鄭國的影響力和軍隊戰鬥力都是相當強的。

 鄭國在中原的迅速崛起引發了傳統中原諸侯的警惕,對鄭國敵意最重的便是宋國。宋國是一個老牌中原強國,一貫以中原大國、周王朝尊貴的賓客自居,打心眼裡瞧不起鄭國,現在更是看不慣鄭國。

 宋國的支持者非常多,衛國、陳國、蔡國、許國、戴國、曹國、南燕國等都在宋國的勢力範圍內。本來,鄭國在中原地區折騰,大家就是警惕著而已,但自從鄭國與王室有了矛盾後,宋國就認為鄭國開始失去天子的支持了,於是明著暗著給鄭國下絆子。

 鄭、宋兩國結上了怨,那中原還有太平日子嗎?

 公元前719年,衛國為轉移國內矛盾,聯繫了宋國。宋國立即響應,兩國號召組成了衛國、宋國、陳國、蔡國、魯國筆國聯軍討伐鄭國,包圍了鄭國都城新鄭。

 但是鄭國國君鄭莊公談笑間便解決了這次危機,於是鄭國的報復也來了。

 鄭國的報復首先衝著衛國來的,當時的衛國剛剛發生了弒君事件,國內大亂。鄭國討伐衛國,搶掠了衛國邊境一些城邑。衛國也算是地區老牌大國強國,當然咽不下這口氣,立即聯合了南燕國討伐鄭國。

 鄭國與衛國、南燕國這三國在制邑開撕了,歷史留名的北制之戰打響。結果春秋初期第一名將鄭莊公利用靈活的戰術,採取誘敵深入、前後包抄等,大敗聯軍,其中還幾乎全殲了南燕國軍隊,把這個南燕國打得最後基本沒在春秋江湖再露過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