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兩饅頭 作品

第181章 五星好評(第2頁)

 秦鍾當即起身。

 還是站著說話有感覺。

 “你之功!”

 “近日來,你診治腸癰之人的事情,朕也有耳聞,長樂也與朕說過。”

 “很好,真的很好。”

 “腸癰之病,致死之病,而你可以將它解決,還用了傳聞中的華佗之法,可謂神醫。”

 “哈哈,長樂有言,那些蛋糕、炸雞之類,也是你弄出來了的?”

 “朕吃著滋味也好,就是更加適合少年人、年輕人的口味。”

 秦鍾!

 秦鯨卿!

 這孩子……自己有印象,尤其上次語論李淵之事,非尋常人可以斷語,再加上長樂經常提及,更有記憶了。

 他似乎往來恭王府不少。

 還有自己那個胖孫子府上!

 少年人生長的愈發俊俏了,看著就悅目,而且言談舉止,也很入心,剛才得知他來為太妃診治。

 便是讓長樂過去了。

 “救死扶傷,醫者本性。”

 “神醫之名,小臣還差的遠。”

 “那些吃食……閒暇之作,上皇喜歡,可見……的確是好東西。”

 秦鍾一禮。

 自覺還是謙虛一些為好。

 “哈哈,僅僅是解決腸癰之病,足可為神醫。”

 “最近,你為康小子府上的贊善,那小子如何?”

 上皇笑道。

 是否神醫之名,京城之內也有人評價,秦鍾固年弱,小神醫之名還是當之無愧的。

 記得當時自己賜秦鍾為御醫,他又賜秦鍾為恆王府贊善,在康小子的府上服侍。

 不知是否適應?

 畢竟,康小子的性情自己知道的,略微胡鬧了一些,也因為提前一年開府了。

 “……,上皇是說恆王殿下?”

 “恆王殿下很好,眼下工部觀政,下個月就要有差事了。”

 康小子?

 項成康?

 那是小胖子的姓名,小王爺是項成章,從名字來看,都是大楚皇族成字輩的。

 如何評價小胖子?

 當然是五星好評!

 “工部!”

 “朕有所知,他倒是會選。”

 “是一個好的差事,也是一個麻煩的差事,康小子……不知他能夠堅持多久。”

 “哈哈,不說那些了。”

 “朕上次賞你的二十四史,你可有讀閱?”

 上皇輕捋頷下灰白之須,和善面上,又是笑意瀰漫,康小子自然本性不錯,就是性情略有放蕩不羈。

 也是少年人常事。

 既然開府,那麼少不了觀政以及落下差事,身為皇族子弟,要有所為,不算很難。

 只要能力足夠,皆有施展之地。

 若然能力不足,只要安穩享樂,也有一世富貴!

 工部!

 六部之中比較特殊的衙門,康小子……估計有些難,十多年來,對於康小子他們還是知道的。

 伸手將掌中的鳥雀吃食落於籠子食盒內,再次看向小神醫,上次,小神醫對於史書就有不錯的見解。

 不知這一次如何?

 “回上皇,有所閱覽。”

 二十四史!

 上皇是不是閒的沒事幹?

 準備考校自己?

 沒理由啊!

 念及此,眼角餘光掃了長樂公主一眼,她此刻倒是閒逸,正在持一根木棒,逗弄著畫眉鳥。

 上皇怕是沒有數過二十四史一共多少字吧。

 自己記得,一共數千萬字呢,四書五經自己還沒有完全搞定,就算看了一些,也是零碎許多。

 “讀了哪些篇章?”

 上皇頷首。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小臣先前所讀史書,略微隨意了一些。”

 “如今,從頭開始,自《史記》從新閱覽。”

 好傢伙!

 還真要考校自己讀書的進度?

 上皇真閒啊。

 雖然有些腹誹,還是恭敬應道。

 “讀史的好處許多。”

 “朕縱覽史書篇章,許多事情清晰可見,一則便是大亂之後,便是大治之事。”

 “秦末之亂,有四百年漢家基業,更是出了文景、武帝、昭宣之盛。”

 “隋末之亂,有三百年盛唐基業,也是出了貞觀、永徽、開元、元和之盛。”

 “秦末二世,隋末煬帝,多為可惜。”

 “你如何看?”

 上皇指了指廳內一側的長案,上面擺放著一些書籍,是二十四史的一部分。

 單單讀史很簡單,許多事情也都可以看到。

 卻……一些東西需要自己親自感悟,參悟。

 數十年來,二十四史已經讀完一遍有餘。

 現在再次一讀,生出嶄新體會。

 京城之內一些大儒所論的史書新的,也有閱覽,雖然不錯,終究沒有出乎自己的所想。

 不為太大驚喜。

 而小神醫上次對策讀史,似是自己所悟,反而有別樣的方向和體悟,此為重中之重。

 “無需拘束,隨意言談,史書之論,當家百家之口。”

 “你年歲不大,一些想法別有新意,所想所思只管說。”

 接著前言,上皇又是一語。

 一側的長樂公主把玩手中小木棍,面帶一絲笑意,也是看向某人,不知道他會如何回答。

 似乎也不難。

 秦末二世,隋末煬帝都是知名之人,哪怕沒有讀過相合的史書,也當可以說出一二。

 “……”

 “這……。”

 “小臣唯有斗膽了。”

 “秦末二世,其人雄才不如始皇帝,智謀不如趙高、李斯等人,以暗主而御奸臣,遵始皇霸道之跡。”

 “乃有取死之道。”

 “乃有秦命不長。”

 “秦末之亂,群雄並起,諸侯相拼,餘力耗盡,漢高祖最後勝出,且逐步解決秦之隱患,開漢家四百年偉業。”

 “隋末煬帝,其人雄才不遜文帝,智謀不遜高熲、楊雄、蘇威等人,惜哉,內聖外王不足,政事略有狂暴,乃有大業之亂。”

 “繼而身死江都。”

 “乃有隋命不長!”

 “大業烽煙,起義相爭,李唐勝出,開盛唐之業!”

 如何評價秦二世?

 評價隋煬帝?

 這個似乎不難,這二人在如今歲月是名人,在前身歲月也是名人,皆一統大帝國的第二位繼承人。

 結果,將自己的大帝國弄崩潰了。

 所以,是名人!

 也是奇人!

 然而,奇人之間也是有差距的。

 秦二世權謀皆尋常,被權臣、奸臣所誤。

 隋煬帝權謀皆上上之選,被自己所誤。

 “秦二世……的確難當大位,若然扶蘇真的為二世,或許一切就有變了。”

 “隋煬帝……,小神醫,你對於他似乎有些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