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哥廢柴 作品

第472章 箕城(第2頁)

 貨幣做為交易中階憑證,其價值本應平穩少波動,其發行印刷數量,理應與當時的經濟情況而是,更不可以此方式作廢舊貨幣,將天大巨坑轉稼他人,國家政府自當承受消化才是。

 趙雲擁有後世趙平的記憶,自然知曉這些下賤的手段,無形中盜取民脂民膏,以當政者的特權,不顧他人死活,乃是自取滅亡之道,打壓削弱富人可以用軟化政策,如此強盜行為,簡直是叫人所不恥。

 之後趙雲等人離開了佔嬋港,重新登上了內河船,航行於大同江之上,朝平壤縣開進。

 由於趙雲就封平壤縣,樂浪又升格為武州,平壤縣既是趙雲的封地,又是武州牧府、安東大都護府、鎮東大將軍府及樂浪郡治的所在,使平壤縣城變得十分擁擠。

 日前平壤縣雖已擴建,但仍然無法滿足需求,州府與樂浪郡衙因而正在籌備建造新城池,計劃在大同江南岸,平壤縣城對面建造新朝鮮縣城,預計將州牧府與郡衙遷至新城。

 這份計劃書,如今已然到了趙雲手上,包括在平壤與朝鮮之間,建造一座大橋也在其列,資金、技術、人員都準備好了,只待趙雲批准,一切便可正式開工。

 趙雲看過計劃書後,幾乎沒有什麼意見,唯一的不滿意是新城池的名字,朝鮮縣剛廢除沒有多久,又要重新啟用,叫趙雲心裡很不舒服,也談不上因何不爽,只是單純的想抹去南北棒痕跡。

 雖然平壤一詞也是後世北棒的首都之名,包括原三韓百濟地區的縣名,其中也有不少盜用後世之名,但這個中卻有本質區別。

 後世棒國人為了擺脫華夏文明圈,編造一個神話歷史,相傳公元前二三三三年,天帝庶子桓雄與熊女所生的檀君,在半島建立朝鮮國,其都城阿斯達,也稱為王儉城,就在現在的平壤城。

 關於檀君的捏造,中間多次提到了朝鮮國與朝鮮,所以朝鮮之名,便不是漢人所賜或者叫首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