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哥廢柴 作品

第197章 回常山(第2頁)

 劉魁看向趙雲又說道“子龍,你需要那塊玉佩對嗎!也好這次咱們回去,正好為祖父撿骨遷墳,此來父親也與我商量過,祖父下葬有十二年,我們又遷居樂浪,墓地長期無人清掃,倒不如借撿骨之時,將祖父與祖母遷至樂浪安葬!”

 古代漢族民間喪葬風俗中,便有撿骨這一說,親屬先人去世下葬後,歷經數年後屍體已化,請一位撿骨司’擇吉開墳,拈收先人的遺骨,拂拭暴曬之後,由下而上,以趾骨、足骨、腿骨、股骨、脊骨、胸骨、手骨、頭骨的順序裝入金斗罌,然後由風水先生卜地擇時再行安葬,當然也可以藉此為亡者遷墳安葬。

 後世火化推廣前,閩臺浙部分地區仍然保留著撿骨的風俗,也被稱為二次葬,所謂的埋骨之地,正是撿骨後的二次葬。

 首先趙雲對於撿骨之事,沒有資格也沒有權力參與,外孫與嫡孫的差別還是很大的,嫡孫是香火的傳承者,而外孫也僅是血親關係而已。

 就算為是趙雲的祖父與祖母遷墳,如今的趙雲也沒有那個資格,有此資格只有父親與大哥及叔父三人,趙雲在家排老三,以祖父孫輩論排老四,連參議商量的資梧都沒有!

 所以對於此事趙雲無法表態,只能是告訴表兄劉魁,不要因為自己,而去輕動外祖父的墳墓,從而驚擾他老人家安眠。

 不過劉魁已然下定決心,此次歸鄉必要請來撿骨司與風水先生,為祖父母撿骨遷墳,趙雲也就不再反駁什麼。

 之後樂浪二號到達了渤海郡章武縣漳水入海口,然後趙雲等人再乘坐中小型船隻。

 同時橫海副校尉耿漢又駕著樂浪二號,前往廣陵郡繼續運送流民,收攏運送流民,已經成為了耿漢的長期任務,每一個月都有一隻樂浪的船,來往廣陵與樂浪之間。

 荊揚徐三州的無土之民眾多,仍然有不少人往廣陵的鹽瀆港來,他們期待去樂浪郡,那裡有土地可供他們耕種,而且還有三年的免稅時間,據說每人都能獲得五畝口糧田,再開墾多少也都歸自己耕種,自然就成了無土之民的希望,對於漢民百姓趙雲是來者不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