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葉 作品

第428章 勸說王綰 激發王綰的鬥志 斷絕李斯上進的路(第2頁)

 心理準備都沒有,更別說人才儲備和資源儲備,策略的定製。秦始皇二十六年,其實大家都在茫然期,對治理這樣一個大國沒有充足的準備。

 天下一統,打的往往是滅國之戰,滅國之戰非常殘酷,老百姓都會顛沛流離,人民已經開始處危而思安。這個時候再使用法家治國,很有可能會引起很大的動盪。

 更加要命的是六國的百姓對大秦沒有產生歸屬感,感覺到的只有威嚴、恐懼和茫然,就是感覺不到恩義。

 一個大一統的國家得不到老百姓的認可那是很危險的,現在大秦已經滅掉了六國,這標誌著大時代的來臨,純粹使用法家統治這個國家那是不行的。因為法家無情!

 秦始皇統一國家之後是用強悍的軍隊為機器強行推動文書同,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然而卻也沒有統一人心。秦始皇一離世整個國家立刻就動亂了起來。

 如果換一個人進行佈局天下,比如說王綰沒有退出相位,讓李斯靠邊站或許會有一個不一樣的效果。

 這也是秦風現在找王綰的原因,至於喝酒、烤這種羊肉串兒什麼的,他在哪兒不能吃喝呀,和一個將近60歲的老頭子在這裡喝酒有什麼共同語言?

 秦風在這裡就是為了辦正事的。

 聽了王綰的話,秦風搖了搖頭說道:“老王啊,你這個理由也就太牽強了,屬於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不就是你和李斯發動廷議,最後論戰你失敗了嗎?

 咱們老秦人沒有一失敗就氣餒的傳統,也沒有一失敗就退縮的性格,讓一個從蔡地來的人給打的灰溜溜夾著尾巴逃跑了,你不感到恥辱,咱們老秦人都感到恥辱。”

 王綰瞪了秦風一眼:“你這孩子,哪有說我這樣的老人家夾著尾巴逃跑的?

 你雖然是廷尉,從來不去朝堂,你不知道里面的事,始皇帝有意讓李斯做丞相,我還死皮賴臉的佔著位置不放,等著被趕下來?”

 秦風嘿嘿笑道:“我是不去朝堂,但是道理我懂,你這是誤判了,那是你不懂我老丈人的心思。

 他想創立一個萬世的基業,只要符合這一條,向著這個目標去,那就大差不差。

 你提出的方法在邊境地區燕、趙、齊以及北地封王戍邊,那根本就是不可行的,別說李斯不同意,我也不同意。

 你想想大周滅掉大商之後就是採用的這種方法,最後也就真正意義上管理275年,這275年大大小小的戰鬥也沒有斷過。

 周武王咱們不說,周成王時期管叔蔡叔是王室吧,照樣殺的頭破血流。這就是三監之亂。

 周康王的時候鬼方之戰,周昭王南征最後連屍體都沒有找到,沒了。周穆王的時候徐偃王差點沒有滅了大周。後面不用我說了吧?

 整個大周八百年都沒有安靜過,大周得天下那是因為偷家戰略,打了帝辛一個措手不及,實話實說大周沒有強大的實力,只能採取分封制,甚至都不敢稱帝。

 到了周幽王之後,大周對下面的諸侯徹底失去了控制力。最後就是這將近500年的動亂,各諸侯之間相互吞滅。

 一萬多個諸侯最後剩下的第十二個有實力的國家,那就是秦、楚、齊、燕、趙、韓、魏、宋、衛、中山。

 再後來宋、中山嘎皮了,衛變得可有可無,剩下來七個有實力的國家,這就是秦、楚、齊、燕、趙、韓、魏。然後咱們大秦異軍突起,一統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