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水源問題(第3頁)

  “通常地面水不能喝,挖井的地下水,基本和地面水一樣。”

  徐奇解釋說道。

  朱炫聽完,有些驚訝。

  清遠是什麼地方,他自然知道,距離珠江還有點遠了,海水倒灌,能影響到那麼遠。

  朱炫又問:“那麼你們平時是怎麼用水?”

  徐奇說道:“平時用水灌溉等,全靠一些,沒有被海水影響的河流,但利用那些河流,又會經常出現搶水爭水的情況,為此宗族打架,在農忙的時候很常見。”

  嶺南地區的宗族勢力,也是常見,一直延續到幾百年後,還依然存在。

  “另外,要得到淡水食用,要麼往上走,要麼往下走。”

  “往上就是去白雲山,在蒲澗源頭取水。”

  “往下走,就是在城廂內外挖井,挖的越深,鹹味越淡,不過鹹潮來的時候,還是會鹹。”

  “城內,依靠水井、湖泊和山泉,還能應付食用。”

  “城外不僅食用,還需要灌溉,用水量大,又關係到一年的收成,經常發生用水衝突。”

  徐奇作為廣州知府,對這些很腦闊疼。

  每到農忙的時候,他就會和花英商量,派出衛所的士兵,在農田裡面到處巡邏,防止那些村民械鬥,互相打起來。

  朱炫聽了,也感到有些腦闊疼。

  可以想象用水問題,有多麼重要。

  現代社會,是怎麼防止海水倒灌?

  加固河堤,洩潮排水,甚至修築水閘,另外還要有自來水,修建水利,建造水庫……

  要治理好這些,麻煩得很,其中的投入還不少。

  不過這樣更有挑戰性。

  朱炫說道:“我大概瞭解了,除了水源,還有沒有其他問題?”

  治理的第一步,他決定從水源開始。

  但是治水還需要很多的錢,沒錢什麼都做不成。

  徐奇微微搖頭。

  朱炫又問:“我們這裡,有沒有燒窯、養蠶和種茶的地方?”

  大明出口的商品中,這三樣東西,永遠佔據大頭,海外的人,追捧的無非是陶瓷、絲綢和茶葉,市場超級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