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柯守 作品

第一百五十一章 安州港口(第2頁)


“我其實知道,就是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

“懂得讀什麼,怎麼樣讀,哪怕子弟平庸,也能中秀才不墮家風,稍有點出色,就能中舉,至於中進士,就不僅僅天賦和方法,還得運氣。”

“可歲月多了,子弟又努力,每隔二三十年,總能出一個,所以歸到官官相護或風水祖德都有點虛妄。”

蘇子籍平平淡淡說著歷代家世真正不傳之密,真的學霸都會明白,方法論在學習中至少佔一半重要性。

“只是人不能忘本,當年我讀書時,家境貧窮,靠朋友才有後來,現在我既有了些能力,怎能不回報?”



“論心不論跡是不對的,先論跡再論心才對。”

這是蘇子籍的真心話。

雖在很多人看來,最先考取功名的那個,是摸著石頭過河,十分艱難,而後面得到了經驗,只需要按著經驗走過去,就能輕鬆過去,這樣的便宜讓給外人來佔,很多人會覺得不理解。

就邵思森,哪怕聽了蘇子籍的話,也覺得有點恍惚。

他有點惶恐,因他知道蘇子籍說的對,為什麼歷屆進士都有上百,但能延續的寥寥無幾?

就是因為有沒有總結這種方法論——並不是所有進士都有這覺悟,許多人想都沒有想到,或者說,九十九個都想不到才是事實。

凡想到的,除非運氣特別差,要不都能成為耕讀世家。

邵思森結交過這麼多朋友,可還真沒有人敢將家族內部才能享受的“道法”,傳授給外面的朋友,哪怕是換帖的“世兄弟”!

難道是因蘇子籍是寒門出身,雖理論上理解它的珍貴,但由於現在還年輕,沒有後代,所以不能真正體會到它的價值。

一定是這樣!

邵思森忍不住這樣想,跟著蘇子籍前去見尚書大人,沿途有不少親兵以及低階武官與蘇子籍打招呼,而看到他,或是敷衍也打了個招呼,或裝作沒看到,本就受到了衝擊的邵思森,就更心情複雜至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