輓歌行人 作品

第568章 拓跋詰汾


                 “張將軍!莫要衝動!”

  張郃聞聲抬頭看去,只見那群鮮卑首領很是自覺的縮成了一團……

  這麼慫的嗎?

  說實話張郃都有點迷惑了,以前的那些遊牧民族可一個個的都是殘暴且嗜血的,最少也能掛上個好勇鬥狠的標籤吧?怎麼如今……

  不得不說,這也是張郃單方面的先入為主了。

  畢竟是多年行伍出身,大部分時間能見到的都是戰場上廝殺的蠻夷,實際上那些蠻夷的貴族們又何嘗不是貪生怕死的呢?

  尤其是當初趙雲帶兵橫掃邊郡那種震懾,著實是把這些鮮卑人嚇到了。

  不過這也難怪,畢竟趙雲那種打法著實是讓人感到絕望,用徐庶的一句“猶如觀花賞魚”就能很直觀的體現趙雲在戰場上那與眾不同的特點。

  與關羽那種先聲奪人或是張飛那種熱血嘶吼不同,面對趙雲時,作為敵人往往只有一種無力的絕望感……

  可以說趙雲邊郡打一圈,不但成了鮮卑人眼中的武力衡量單位,同時還成了鮮卑人心中揮之不去的噩夢。

  可這也不至於讓張郃等人也同樣如此吧?就像西漢時期的李廣那也是名震塞外的存在,可為何差別就這麼大?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上一嘴曹操的暗衛了,之前也說了,為了準備與鮮卑隨時可能爆發的決戰,早在滅匈之時便向草原撒出了大量的暗衛。

  做為情報人員,這些暗衛即便是掛著商人的外皮,那對鮮卑人的情緒也是十分敏感的,既然都對趙雲有恐懼之情的種子,那時不時澆灌一下讓這顆種子生根發芽開枝散葉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所以往往兩個國家的戰爭,從來都是全方位的,很多看似不合理之處,也只不過是情報的不足而導致了判斷的失誤……

  話題有點兒偏了,說回眼下……

  張郃看了看那群色厲內荏的鮮卑首領,好整以暇的摩挲了一下掌中的劍柄道。

  “怎麼,不是爾等說要與那些作亂的羌族人接受同樣的懲罰麼?想反悔?”

  鮮卑首領們一陣面面相覷,壓低聲音議論道。

  “咱們啥時候承認要接受懲罰了?”

  “就是啊,還有這張郃的語氣是什麼意思?把咱們鮮卑當什麼了?屬國還是可以隨便揉捏的乃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