輓歌行人 作品

第352章 偷不如偷不著的調調


                 可曹操雖然性別為男,但那變臉的速度絕對不比後世的女人差上多少,這不,才剛剛問過對策,便又動了別的心思。

  “念祖啊,你看後方隱患既然已經解決,不如我等前往雒縣一觀如何?”

  劉章揭開臉上的一片樹葉,露出一隻眼睛看向曹操……呃……有點兒辣眼睛……

  雖然在視覺衝擊之下劉章覺得胃部有億點點不適,但還是強忍著開口,不過那重新蓋上的樹葉從某種程度上出賣了他真實的想法……

  “我看魏公你這就是顯得難受,也就是你這歲數,換成個孩子這叫多動症你懂嗎?真是的,這日子多愜意?絕景在前不說,還有這麼多人伺候著,偷著樂吧你就……”

  劉章這話也不算是無的放矢,放到後世去,就劍閣關這種地方的古蹟若是被保存完好,那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人山人海,用一句“走馬觀花”都不足以形容那造孽的旅遊環境……

  除此之外,劉章還有另一個顧慮,那就是這座雒城本身……

  雒城之堅,其實是要超出後世之人所想的,根據《華陽國志·蜀志》記載,“初平中(公元190年至193年間),益州牧劉焉自綿竹移雒城縣城,築闕門。”

  從這段話中便能夠一窺雒城之貌,畢竟這個闕字本身就代表了古代建築的標表等級,雖說雒城與其他古城一樣都是使用的第二類闕門,也就是城闕,但根據史書的習慣,既然特別提到自然便有其特殊的用意。

  就例如這雒城,若只是新築一座縣城,按照史書的記載習慣一般就是:益州牧劉焉自綿竹移雒縣築城。

  可這裡卻特別提到了闕門,為的便是凸顯這座縣城的堅固,畢竟闕門作為一城門面,特別留在史書之上,就是為了彰顯這座城池的堅固,而主張修建的劉焉也會藉此青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