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逍遙駙馬爺 作品

第八百零二章 房三郎上學


                 長安城。

  房家大院。

  房老三端正的坐在小板凳上,聽著先生講學。

  他今年已經五歲,到了啟蒙入學的年齡,房家是高門大院,自然要請人到家裡來授課。

  先生姓秦,五十多歲。

  曾在外地做過縣令,官不大,學問卻是高深,為人也很正派。

  因此被房家請來,給三郎做老師。

  ……

  如今,在孔穎達的大力推廣下,長安城稚童的入門啟蒙,均為“三字經”。

  房玄齡學富五車。

  三郎遺傳了父輩的聰慧。

  跟著讀了一兩遍後,加上先生的釋義解讀,便記了個八成。

  授課的秦先生滿意至極。

  不過臉上卻依然是一副嚴肅的表情:

  “還是生疏……下來你需常讀常記,由此,方能在書中明白事理。”

  房老三低眉順腦應道:“學生謹記。”

  “嗯。”

  秦先生點了點頭,端起茶杯吃口茶。

  趁著間隙,房老三微微調整下坐姿。

  ....小板凳太硬,隔得屁屁疼,不如二哥封地的椅子舒服。

  那東西叫沙發。

  也不知填充了何物,坐起來軟硬適中,長久不累。

  …還有二哥寢室裡的大床,裡面好像充了水....躺上面直接能陷進去,真舒服啊!

  “咳咳!”

  秦先生輕咳兩聲,打斷了房老三的走神。

  房老三挺了挺腰板,他知道,現在到了每日一詩環節了……每每至此,先生都會讓他搖頭晃腦的讀詩。

  可以不理解。

  但是必須跟著讀。

  大宅門裡出來的子弟,出門便是一身貴氣,那是從小浸泡在詩書裡的結果。

  “今日,我們熟習的題目為——思鄉。”

  秦先生坐在案牘後,撫須說道:“說起思鄉,便不得不提楊柳……”九九小說

  “古往今來,楊柳和離情相思,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

  “《詩經·小雅·采薇》雲: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到漢代,折柳贈別更是蔚成風氣。”

  說到這裡。

  他微微嘆道:“可憐灞橋柳,愁煞離別人。”

  “長長的柳絲,最容易引起綿綿離情。”

  “對於詩人來講,楊柳尚未垂下萬條綠絲絛之時,便會敏銳地察覺到春天的來臨,從而觸動了他的鄉愁。”

  “下面這首詩,便是出自南朝何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