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早死的炮灰原配,我怒嫁反派 作品

第259章 爭取獎勵


                 三月二十四,剛到望平的恭親王一行人就聽到談判結束的消息。

  恭親王恍惚,呂德勝談判速度這麼快的嗎?然後他一拍大腿,直呼先帝錯啦,不應該讓呂德勝當御史大夫,而是應該把他放在鴻臚寺,專門和外族打交道才對!

  下屬們面面相覷,然後請示他,“王爺,那我們還去侯城嗎?”

  “去!”來都來了!

  不止恭親王等一行人吃驚於呂德勝的辦事效率,蔣氏一行人聽聞談判大捷後,都與有榮焉。

  又比如像徐家這些被兒子說服,為了兒子的前程,舉家遷往遼東郡的家屬們,聽到這個好消息,心裡是真的鬆了一口氣。

  遼東郡乃至平州不安全,幾乎每年鮮卑都會南下,更別提侯城還與鮮卑草原接壤,更是危險。這一路上,他們都在暗暗地憂心這點。

  現在呂大人剛到侯城,就解決了這個大問題,真好。

  至少接下來三年,他們不用擔心會捲入戰爭中了。至於三年後?再說唄。或許到時呂大人又能再談成一個和平條約呢?家屬們樂觀地想。

  隨著呂德勝呂大人事蹟的傳播,他竟然漸漸地有了一個名士的雅稱。

  不少有識之士或者飽讀詩書之人開始包袱款款前往遼東郡,想去目睹一下名士呂德勝的風采。反正那裡現在安全得很。

  他們或者一個人獨身前往或者三五成群結伴而去,但無一例外,很是放鬆。

  看著這一幕,某些隱士呢喃,遼東郡有高人啊。

  大黎朝廷,天子宋墨看著平州刺史施燾的奏摺還有呂德勝的請功摺子,最初的興奮過去之後,他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若是與鮮卑談判取得巨大成果的人不是呂德勝,該有多好。

  這呂德勝是真的有點氣運在身上的,在那樣的險境之下,他竟然沒有折損,反而還立功了,運氣是真的好。

  左安民覷了一眼皇帝,試探著說道,“皇上,這呂德勝一介小小縣令,竟然敢負責牽頭與鮮卑談判,這規格是不是不太夠?”

  張獻一聽就不幹了,“左大人,你沒聽見剛才平州刺史所說嗎?因為送信的人發生意外,導致平州刺史和郡守沒在約定的談判時間內出席,人呂縣令是硬著頭皮上的,還把事情辦得那麼漂亮,該賞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