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南衛:楚王府 作品

第792章 萬里南風夜月長(2)


                 大寧的廟堂,很少像今日一樣讓眾人沉默寡言,姜楷和李嚴被帶出了奉天殿後,明明楊宸已經點破了接下來要商議之事,卻沒人主動站出來,議論一番可否。素來以揣測省心而聞於內外的朝廷重臣們,此時紛紛屏氣凝神,等著楊智自己開口。

  “諸位愛卿,這兵敗論罪的事可以緩些了,那如何處置木波這個東羌賊子,諸位愛卿也一併論論吧”

  楊智此時的聲音並不高亢,反倒顯得有些低沉,提起木波這個名字時,也不及當初讓姜楷領命南征那樣義憤填膺。

  一場慘敗,讓他不得不冷靜下來,不再將木波這位羌人頭領當作一個彈丸之地的蠻夷酋長,而是一個值得自己正視的敵人,一個和草原上那位奇女子閼氏博雅倫一樣,可以讓自己和這天下四海惴惴不安的強者。

  楊宸本想開口,但這次被宇文傑搶了先,身為當朝宰輔,王太嶽更想聽聽眾人的話後,再一錘定音,也未曾料到宇文傑對此事,會這麼早的開口。

  群臣以為當楊宸已經親口說出此番回京是為商議征討之事後,宇文傑會幫著楚王說話,但鎮國公的話,卻讓整個朝堂有些啞然。

  “啟稟陛下,臣以為,今日再議論南征之事,不妥。”

  “鎮國公此話何意?”

  宇文傑弓著的身子漸漸站直,抬頭微微看了一眼楊宸之後正視著高居龍椅之上的楊智,不容置疑地說道:

  “漢武有言,攘外必先安內,如今我大寧國事紛繁,不宜再舉兵征討之。內閣與兵部的預算裡,已經因為姜楷此番南征大敗而歸,多了二百萬兩的虧空,此時南征,軍械糧草,徵調民夫,又是損耗如煙海,不可計數。陛下剛剛下詔,大修連城和濁水兩岸河道,北地各道民夫徵調,已是數十萬人之巨,營修宮室,蜀王大婚,公主出嫁,又是一筆大開支。國朝此時,已經沒有銀兩可以供南征之需。

  此為其一不妥,二者,姜楷大敗,戰死將士者,多為京師兵馬,京師五軍大營空空,若要南征,神策軍與河北兵馬皆要提防北面草原秋冬戰馬膘肥體壯,南下劫掠,劍南道蜀中兵馬剛剛平息苗亂,繼續命其出蜀,嶺南道兵馬需備海防東琉郎人之禍,朝廷亦無兵馬南征。此為其二不妥;

  三者,國朝新敗,定南士氣頹喪,軍心不振,而木波也無繼續發難,為禍我邊關之舉,無非是想要陛下賜詔,許你新佔的廓部南詔之土,如今南詔與東羌相爭暫處下風,國朝大可不必親自動兵,出錢糧讓南詔與東羌混戰不休,假以時日,待我國朝府庫充盈,將士齊備,再行征討是為上策。故今日,不可興兵,此為其三不妥。

  四者,楚王殿下在江南遇刺,江南道巡守遇刺身故,江南有變,稅案積弊當清,天下各處亦多生事端,若是國朝大軍妄動,官府不堪其擾,百姓不堪其憂,人心思變,恐釀成禍端。時機不妥,為其四不妥,臣就先說這些吧”

  宇文傑說完話,沒有急著回到臣列,而是等著有人來反駁自己,再繼續與之議論,他已經準備好聽楊宸如何在奉天殿裡駁斥自己。如今的宇文傑,不僅僅是明面上楊宸的“舅舅”和楚王妃的“叔父”,更是大寧的鎮國公和門下省知事,內閣次輔,連他也出言直說南征之不妥,那這奉天殿裡的奇詭氣氛自然也就漸漸明朗。

  “諸位愛卿以為呢?”

  楊智想聽聽不同的聲音,但沒有人給他機會,滿朝文武,除了楊宸自己和楊子云、徐知餘三人,幾乎異口同聲地回道:

  “臣等附議!”

  附議的人裡,還有如今的錦衣衛指揮使,兵部左侍郎這樣在外人眼裡,看著像是楚王親信的人物。

  “臣以為!鎮國公所言非也!”

  難得上朝的楊子云又搶在了幾乎已經踏出腳步的徐知餘前頭,從宇文傑是身後繞到了他的右面,與之一併站在奉天殿裡,用蒼老但依舊堅定的聲音回奏道:

  “啟稟陛下,臣以為,鎮國公所言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