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南衛:楚王府 作品

第646章 密入南詔(1)


                 一身醉意的楊宸沒聽清完顏術在嘟囔著什麼,所以也沒有應聲,合上了門後,在燈火通明的屋子裡搖搖晃晃地走到榻邊,自己扶著床榻遲滯的轉身坐下。牆上盡是用各種顏色針線繡有狩獵圖的幔帳,繡工顯然不是大寧的手藝,藏地雪域的女子們比中州女子多了一分蒼茫豪邁所以這輕紗滿帳的圖騰中,也多了一分在苦寒之地長大的韌勁。

  穿著袍服便衣的楊宸倒頭躺了過去,隨手扯過了鋪在一邊被紅教喇嘛誦經祈福過後的綢帳金絲被,連腳都還懸在空中未曾將靴子脫下。

  曾經被廣武帝御詔封存多年的身世隱秘,如今連完顏術都能猜到,楊宸有些失落,仁孝文皇后的遺腹子與慈康太后之子的身份並沒有那麼多的不同,楊宸對那張金燦燦的龍椅沒有半分興致,更從未想過取對自己情深義重的兄長而代之。九九小說

  楚藩士卒上下的怨氣也好,完顏術與洪海因為自己受了委屈而抱不平也罷,楊宸沒有對他們的似有似無的勸進之意有哪怕一絲一毫的鬆動。楊宸清楚自己的分量,遼藩的實力本就在自己之上,更有朝廷王師遠征,東都寇亂,京城空虛的天時人和,卻都沒能看到一分勝算,他從此處北上,又能討到什麼便宜。

  但如今身處邊關的他,的確不想放下手中的刀劍,成為滿朝文武案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不止要做賢王,還要做一位武功赫赫的藩王。此番北上,除了驃騎大將軍的名頭沒能得到朝廷任何的賞賜,但大寧的文武們都清楚,平定楚藩賊逆、安定南疆、三月滅藏,更是先後平定晉王、遼王禍亂首功的楊宸,功勳已經隱隱超越了秦王和吳王。m.

  也許今日回過神的方孺才看清了先皇的本意,將楚王高高架起,逼著新朝的文武因為忌憚功勳而處心積慮的想要削藩,新君也可順水推舟讓楚王入京做天子手中寶劍的孤臣。楚王武功赫赫,但朝廷不僅毫無封賞還削藩,又會將讓天下的道義輿情站在楚王這一邊,楚王為天子胞弟的身份也會使得新君忌憚手足相殘的罵名而不敢責難。

  方孺看清的太晚,所以無能為力,王太嶽是楊景一生的知己,自然早早地看清了楊景讓楚王來京城平亂立功本意,但如今的時節,他還不好坦然相告。多年宦海沉浮,三朝元老的大寧閣臣們,只是每日看著勤政不遜先皇的新君,竊竊私語。先皇手段高明,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帝王心術更是爐火純青,看似無情的遺詔,給了新君將自己弟弟逐出長安的理由,也給了楊宸多一分平安的機會,但更重要的,是給了新君施恩的機會。處心積慮,步步為營,穿上嶄新龍袍的楊智究竟有沒有看清先皇的良苦用心,沒有讓自己的臣下輕易看清的當下,就已經足以證明他的手段並不稚嫩。

  今夜睡在麗關將軍府帶著醉意並不舒坦的楊宸也在揣摩“帝王心術”的四個字,弘福寺外對弈的趙祁,弘業寺內的納蘭瑜,身負先皇密詔告訴自己舊事實情的師父,多年前母后的舊交楊子云,今夜的完顏術,越來越多的人將二十年年前夕月十四雪夜的事告訴了楊宸,也讓楊宸用眾人不同的眼睛和話逐漸把這件舊事復原了。

  楊泰一個外人為趙家求情,而廣武帝騙了自己的兒子,讓他領兵去陳橋逼死了趙康,等楊泰取自刎的趙康人頭回京時,趙家已經九族抄斬,自己的母后也香消玉殞。楊宸在腦海中拼命的想象著,想象著自己的父皇是如何眼睜睜看著母后死在懷裡,想象著那個大雪夜裡,自己的父皇是懷著什麼心思抱著剛剛出世的自己入宮請罪。

  也想象著,那座偌大的長安城裡,趙家的門客子嬰究竟經歷了一番怎樣驚心動魄的逃亡,到底有沒有看清楚,是錦衣衛副指揮使宇文傑故意放走了他和趙祁,到底有沒有猜到,那個躲在暗處相助,助他與年幼趙祁逃出長安的手,其實是殺了趙家九族的先帝所為。

  楊宸看不明白,更想不透,自己的皇爺爺明明可以用斬草除根的霹靂手段永絕後患,但為何還要讓趙家留一條血脈,若自己是因為李淳風那個預言,讓先帝忌憚留了自己一命,那趙家是為什麼。是不是自己的皇爺爺看清楚了其實趙家黃袍加身,“天命歸趙”的預言是周德的詭計,卻還是想為皇叔來日登基將齊王府的羽翼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