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南衛:楚王府 作品

第596章 橫嶺路遠,天涯萬里(1)


                 橫嶺之中,大寧往返定南衛的驛道已經有快兩月未曾再有商旅經過,劍南道的糧草軍械源源不斷的從益州、府州各處軍鎮中被送來蜿蜒難行的橫嶺當中,世人曾以為劍南道的宇文恭面對藏司兵馬多是避而不戰,只有藏司夷人兵馬殺至城下才出關驅敵,未曾遠征雪域是因為雪域與劍南道之間荒無人煙的野原,更有甚者在暗中揣摩宇文恭在暗中得到宇文傑的授意,不肯將鎮國公宇文莽留下的這支兵馬折損在雪域野原之上。

  而獨孤濤打破了所有的疑慮,楊景當然知道宇文恭從劍南道送來的軍報之中所謂大捷成色幾許,故而從未想過讓宇文恭成為第一支入京勤王在九門之外列陣迎敵的人馬。漢中雄關之前,率十萬大軍的宇文恭居然能被獨孤濤的萬餘人馬打得人仰馬翻,一步步被引到橫嶺關外,若非長安之亂得以平定,楊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揮師南下取了橫嶺關讓獨孤濤腹背受敵,真是無人知曉宇文恭會與獨孤濤糾纏至何日。

  獨孤濤的命運本不該如此,他當是大寧勳貴將門中璀璨的星星,成為逐漸式微的懷國公府日後可以仰仗倚靠的參天臂膀,但世事無常,整個獨孤一族成了反賊,他與楊復遠合兵一處甘為先鋒長驅入關的更是天子未曾冤枉了獨孤一族的鐵證。

  縱是用盡萬般手段,獨孤濤也取不下楊泰親自把守的橫嶺關,等他回師一擊時,縱然擊潰了趕來的宇文恭還有數萬劍南兵馬,也沒法在大戰之後擋住楊泰號令之下從自己左右兩翼殺來的楚軍還有河北兵馬。

  精疲力竭的獨孤濤被趕進了橫嶺重巖疊嶂的山中,楊泰也並未費盡心思的搜山巡夜,只是團團圍住,將獨孤濤這支本就是七拼八湊的兵馬困在了山裡,秋夜的山裡並不再如同夏日那般涼爽,不斷刮來的夜風還有山下朝廷兵馬宴飲的歡樂之聲讓獨孤濤的麾下人心思動。

  獨孤濤並不知道楊復遠是如何敗的,但他知道,等不到遼軍馳援而分崩離析的時刻,近在眼前。楊泰沒有給獨孤濤率軍殺下大營的機會,在一個大寧永文七年的尋常秋夜,山下忽然唱起了京畿之地的歌謠,無論是獨孤濤的懷國公府舊部,還是那些被獨孤濤打散最終成為叛軍的長安以北邊軍將士,大多都是京畿子弟,能聽得明白山下的歌謠只有一隊人馬唱出了自己的鄉音,東面山腳下帶著南地音色的應該是撐著楚字王旗的楚王一部,北面的有著北地音色的則是人高馬大的河北河東兵馬。

  而西面和南面的人馬,應當是楊泰的親率的京軍,歌謠聲裡,人心思變,軍心動搖之際,無論獨孤濤如何鞭笞,都無人再願隨他殺下山去,儘管他可以殺了那位質問他若是當真可以殺下山去突出重圍,何須等到今日的士卒,但他擋不住這些本就是自己大勝才願意追隨的邊軍,如今自己敗象已露,不願再追隨也是常情。

  獨孤濤親自引燃了大火,再趁著大火肆虐,率三千騎往軍力操著一口南音的楚軍大營殺去,他本該是名將,應當想到以楊泰的手段這是一個陷阱,所有人都知道幾隻拼湊在楊泰麾下的兵馬中楚軍兵力最少,那楊泰為何能不知道。

  殺下山區的獨孤濤的確看到了那杆楚字王旗和寧字旗一道在迎風飄展,卻也意外的看到了楊泰的帥旗,還有本該移駐橫嶺關的宇文恭。

  得到楊泰的默許之後,宇文恭沒有放過一雪前恥的機會,在楚軍人人高唱京畿民謠的助陣之下,與獨孤濤的三千騎下馬死戰,天色拂曉前,大戰即止,在新一日的黎明躍出東山時,楚軍也聞到了那股子血腥之氣,大軍循著氣味上山,兩側的空地之中都是橫七豎八的躺著幾十具屍身,許多屍身皆是頭破額裂,殘肢體破,血水橫流腦漿四溢的場面雖然瘮人,但對已經在死人堆裡滾了數次的他們而言,已經見怪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