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南衛:楚王府 作品

第587章 帝后心思(1)


                 一切沉寂,可楊宸沒能回到長安,楊泰奉詔馬不停蹄的率軍南下助陣宇文恭,在橫嶺關蕩平獨孤濤的餘孽,而楊宸則是在陳橋便匆匆奉詔將仁孝文的皇后的梓宮和楊復遠夫妻二人的棺槨送去楊景的橋山福地安葬,晉王楊吉的棺槨則是要被送去先帝陽陵。

  楊宸對自己的這些被廢了王爵,只能被稱為晉庶人的族親優待了一些,解去了枷鎖,按天子聖諭,這些晉庶人要在先帝陽陵守陵,被守陵衛軍嚴加看管,此生不復外出,若無意外,生生世世,到大寧亡國一日。

  楊景並不著急讓楊宸回到長安,所以楊宸只是和宇文松匆匆一面後再見在陳橋等著朝廷的禮官還有祀品先往陽陵,再往橋山福地。此時的楊宸當然知道這位仁孝文皇后便是自己的生母,本礙於眾人耳目之前不敢大肆祭奠,但楊景緊隨其後的一道聖旨為他消去了後顧之憂:“楚王楊宸,以嗣子之禮,於仁孝文皇后陵前承祀!”

  彷彿楊宸的一切心事,楊景都瞭如指掌,他成全了楊宸,頂著禮部違制的上奏成全了這對苦命的母子,楊宸得以在將趙歡葬入橋山地宮那一日在眾人眼前哭了許久。楊宸的哭聲讓那些奉命來哭的禮官大為意外,不明白為何楚王為何演得如此逼真,比自己哭得還要真上一些。

  而這一逗留,便是整整半月,楊宸親自在橋山不遠處的懸馬山腳下請人選了一處風水寶地安葬了楊復遠和鄧蘭。

  因為楊景給了楊復遠一個惡諡:“縱厲”,而柳永不願為一個叛王留下自己讓京師學子人人趨之若鶩奉為珍寶的墨寶,所以他親自為自己這位歷來刻薄的皇兄題了碑:“大寧故遼厲王復遠之墓”

  “殺戮無辜曰厲;暴虐無親曰厲;愎狠無禮曰厲;扶邪違正曰厲;長舌階禍曰厲;暴慢無禮曰厲;愎狠遂過曰厲”

  提筆之時,楊宸對這一個“厲”字沉吟了許久,他並不明白為何自己的父皇如此痛恨厭棄自己的皇兄,又為何要將他葬在這橋山不遠的地方。若即若離,既想全父子之情,又終是厭之惡之。

  一捧新土在後,山清水秀的橋山沒能讓楊宸得到太多輕鬆,被趕出長安的楊宸,在橋山福地的每一夜都是輾轉反側,久久難眠的,他好幾次夢見了楊復遠的亡魂,只是不再那麼可怕,非要與他一道飲酒,一道對弈,一道打獵。生分的兄弟之情,只有在這虛幻縹緲的夢境之中,好似才可得以補償。m.

  長安之圍雖解,可朝廷的爛攤子卻讓六部公卿忙得焦頭爛額,太子楊智和首輔王太嶽尚需兩日才能歸京,而天子禁中養疾,暫不視朝,一應朝政統統落到了次輔鎮國公宇文傑和三輔李春芳手中。

  和事佬的李春芳看著堆積如山的奏摺有些心力交瘁,抬頭望去內閣之人皆是默不作聲,沒有王太嶽在此,李春芳在內閣當中,的確是有些寂寞。

  “咳咳”他沒事咳了幾聲,幾人也紛紛轉過頭來,看向坐在檀木紫花椅上的李春芳,頭鐵的李德裕不近人情的問道:“閣老,還沒入冬,這是怎麼了?”

  宇文傑在一旁默不作聲,搖了搖頭,只聽李春芳感慨道:“這些時日總是身子不大爽利,想來也是老了,做不動事,也算是到了該告老還鄉的年紀了”

  “閣老可別,王閣老不在,咱們幾人本就忙不過來,閣老若是走了,還不得給鎮國公愁死”李德裕素來直言不諱,對楊景以養疾之名不願視朝的事,他本就頗有微詞,幾次上摺子都被宇文傑給駁了回來。

  宇文傑此時方才開口:“是啊,愁死了”只見宇文傑撫了撫頜前泛白的鬚髮,嘆道:“數年積累,一朝具毀,河東河北開拔的兵馬要糧餉,被晉逆挖開濁水之渠今年得修好,不然明年又是幾十萬晉陽百姓要遭災,劍南道的十萬大軍還不知要我們多少數目,東都陷落,京師被圍,兩京之間俱是狼藉,你我稍有不慎,就是這長安城裡怕是也得餓死幾十萬人,含嘉倉,含裕倉的糧草戶部這邊點的數目不足三月,又要過冬了,漕運難行,莫非又要天子領我等去東都乞食不成?荒唐,荒唐啊,天子率群臣往東都乞食都是前朝的舊事了,每逢關中大旱漕運難行才會如此,我大寧立國三十餘載,若是如此,你我又有何顏面告老還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