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南衛:楚王府 作品

第571章 所圖所謀


                 漢中郡外,險些將楊智和三千羽林衛追上的獨孤濤親自巡夜,自幼讀兵書的他不會明白十而圍之的道理,可如今他僅僅有了不到三萬的人馬便將楊智和宇文恭圍困在了漢中。儘管他還沒來得及查清,宇文恭究竟領了多少劍南道兵馬離開蜀地屯兵於漢中,但是宇文恭避而不戰,也毫無勤王徵召的反應讓他失了分寸。

  他自然是明白楊復遠絕非明主,定是那可共患難而非同享福的人,所以當依靠著楊復遠收攏了這些在北奴精騎的鐵蹄之下潰不成軍而楊復遠恰恰又不肯相信的人馬過後,獨孤濤也有了自己的盤算。

  在他眼中,只要生擒了楊智,自己才有了和楊復遠對等商談的籌碼,楊復遠一旦攻破長安,只要太子一日不死,那天下九州總會有忠臣義士願意追隨楊智掃清叛逆。而楊智是為儲君,長安被破,一旦在漢中得宇文恭擁立稱帝,自己便成為了長安和漢中皆可拉攏的人,替獨孤一族光復門楣的日子彷彿指日可待。

  這也是為何面對楊復遠快馬加鞭送來的軍令被他置之不理的緣由,從離開陳橋開始,獨孤濤已經不是那從前想要追隨楊復遠攻破長安做武勳之首的人了,畢竟連一份拿下長安的功勞都只想獨享的人,便是做了天子,獨孤濤也可以輕而易舉的想到自己的處境。

  巡夜之後的獨孤濤一人回到了營中,知道楊復遠在長安的處境,北奴精騎因為完顏夷的受傷和楚軍在渭水的背水一戰又吃了苦頭,已經不願在楊復遠遼軍狼騎的嘲笑聲裡為他人作嫁衣。而楚軍紮營渭水在渭水一日,長安城外的楊復遠便不敢奮力一擊,全力攻取長安。猶如芒刺在背,眼前又是長安城冷冰冰的城牆和毫無聲響的冷箭,楊復遠不得不讓獨孤濤速速領軍返回長安。

  而回到長安去做什麼,獨孤濤抬眼望著燭火,心知肚明,和那個就藩時路過橫嶺關的人不死不休,獨孤濤不害怕,卻也不想徒廢心神。他希望楊復遠贏,卻不希望是用自己的命去為楊復遠贏。

  “獨孤將軍!何日撤軍返回長安?王爺幾次催促,將軍都說是追殺太子事大,如今太子已經躲進了漢中,獨孤將軍還有何話可說?”

  楊復遠派來送信的使者帶著隨從推開了帳外的甲士,怒氣衝衝的闖進了獨孤濤的營帳,滿是憤懣,看獨孤濤沒說話,又接著罵道:“將軍降了王爺才有今日的數萬兵馬,如今莫非是又尋到新的主子?”

  “先生何必動怒?”獨孤濤緩緩起身走到跟前,看著盛氣凌人的使者面色誠懇,見獨孤濤示弱,使者更是又加了三分傲氣:“將軍也不必如此,老夫今夜就要回去覆命,將軍打算何日領軍返京助王爺一臂之力,還請給個準信,老夫也好對王爺有個交代”

  “先生”獨孤濤冷笑一聲,一劍捅進了這使者的身子裡,隨即看著他驚懼震怒的雙眼一把將使者推倒在地,抽出劍來狠戾的說道:“我獨孤家是和你家主子一道造的反,不是你主子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狗”

  獨孤濤剛剛轉身,前一刻還在使者身後狐假虎威的兩個遼軍侍衛立刻俯首請罪了起來,卻還是被身後獨孤濤的近隨見機行事取了性命。三具屍體就如此擺在了獨孤濤的營帳中,面對屬下如何向楊復遠交待的問題,獨孤濤則是收斂了笑意後說道:

  “兩軍交戰又不是隻有戰場,死了兩三個人有什麼大不了,派人去告訴遼王,再有五日我便可取下漢中,到時必將太子和宇文恭的首級獻於殿下,這幾個人的屍體,剁碎了扔去山裡餵狗,一個北地村夫,也敢對我如此無禮,不拿出點真本事,遼軍真把咱們獨孤一門當成要飯的了”

  夜色依舊,漢中城外仍舊是千帳燈火,沿山結寨。楊宸卻是一人就著月色夜宿在了淞山的林中,這匹今日載著楊宸苦走了一整日的瘦馬不停地喘著粗氣,剛剛酒肆裡被小二因為是劣馬所以塞了下等草料,可對從前不過是一匹用來做些粗使活計為人所使喚的它來說已經是一頓飽餐。

  被楊宸系在不遠處的樹下,大口大口的喘著氣,格外珍惜難得的喘息之機,可楊宸不打算走了,身穿鎧甲,背靠在一棵樹上昏昏睡去。

  不過短短一夜,楊宸的鎧甲之上如同經歷了四季一般,他醒來之時,鎧甲上滿是大霧過去之後留下的水汽。舊傷未愈,背靠著樹將就一晚並不輕鬆,肩膀和後背皆是痠痛的楊宸走到馬兒身邊,自言自語著自嘲了一番:“跟著楚王,是挺受罪的,你再忍我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