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南衛:楚王府 作品

第546章 我料清風應如是


                 在日後大寧史官的筆下,護國公曹蠻終究還是逼死了這位自幼蒙受聖寵得封晉王的幼子。春秋筆法,不喜歡什麼三箭留命的故事,寧願相信在東都的太極宮裡,是護國公逼死了必敗無疑的楊吉。

  翰林院的編修沒有去東都親眼看著,只是從一月之後送回長安草草下葬的棺木裡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八月,王身形俱毀,不忍為上所見,上曰‘薄葬陽陵’,因王奪爵被廢,今已王命,不忍其為無根之鬼,諡戾王,入祖宗家譜,晉世子為留恩伯,世傳於陽陵....”

  此番收復東都的朝廷兵馬沒有像晉軍士卒一樣在城中燒殺姦淫無惡不作,惹得東都百姓怨聲載道,曹蠻的餘威尚在,勒令因為當初和晉王私相暗受而戰戰兢兢的兩道兵馬不在話下。楊宸領軍西去潼關的確是他一人所為,若是日後長安未曾生變,和一個藩王搶功名聲以他曹蠻的這般年紀自然不在乎,但是宮中如何想他,他不得不去深思較量一番。

  讓曹虎兒和宇文松都困惑不解的是,在三軍將士都為歷時一月有餘,傷民數十萬的晉王之亂終於被平定時,曹蠻卻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不斷地在東都的斷壁殘垣前嘆息。年輕時那個好戰嗜血,甚至於先帝不得不親自杖責要他記住中原人“殺俘不祥”的護國公彷彿已經不在了。

  兩個晚輩跟在曹蠻身後聽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那年先帝兵不血刃的取下東都,我們幾個都羨慕得不得了,這東都城可比邊塞的北寧要好得多,百姓穿的衣服都是絲綢,大街小巷都是人擠人,全是叫賣的聲音,那時我們幾個都想,東都這麼好,還打去長安做什麼。先帝就說我們沒出息,東都再好也沒長安好,說長安比東都要更繁華,可真到了長安,都時常覺著還是東都要好一些,哪裡會想到有朝一日是自家人毀了東都的繁華盛景啊”

  “爹,這次就是可憐一把大火把太極宮燒沒了,日後若是要重建,怕是得要百萬兩銀子”

  “這是你們的事咯”

  曹蠻雙手負於身後,踏步而出,留著宇文松和曹虎兒在那兒面面相覷不知所措,等三人剛剛走到南宮門前,只見一個尋常打扮的老頭子撲通就跪了過去被趕上的護衛架住:

  “大膽!瞎了你的狗眼,敢擋公爺的路,不要命了!”

  “下臣東都留守秦嘉,見過護國公”

  曹蠻停住了腳步,宇文松和曹虎兒也快步一左一右的跟了過去,尋常百姓打扮的老翁怎麼就是東都留守,曹蠻還未開口就宇文松就先問起了話:

  “老人家,你可知裝作朝廷命官是什麼大罪?你如何證明自己是東都留守啊?”

  當初事發倉促,情形混亂,無論是朝廷還是東都百姓都不知留守秦嘉究竟去了何處,就算偶有聽聞秦嘉棄城而走,一來因為情形不明沒有急著讓錦衣衛找出秦嘉,誅其九族,二來則是長安先有懷國公謀逆一案殺得人頭滾滾,而眼下又自顧不暇,竟然讓秦嘉成了漏網之魚。

  只見老翁緩緩從懷中取出了東都留守的官印交給宇文松,而宇文松又向曹蠻點了點頭示意其官印為真。但曹蠻仍是沒有說話,抽身離去,只是向宇文松搖了搖頭。兩人的動作讓曹虎兒一頭霧水,可又不好直接問出來。

  “老人家,你說你是秦大人,可只憑著這一張官印,我們可認不得啊,可還有人證?”

  “我本想入關中赴京向陛下面稟東都之事,可時局動亂,湧入關內流民不可計數,竟然把我攔在了關外,又遇山匪劫掠,我也是幾番周折方才逃出生天。聽說朝廷已經先後讓護國公和楚王殿下出關平亂,便想著走回東都,革職論罪無妨,可這官印是東都留守穿了數百年的憑證,我還是得還給朝廷。”

  秦嘉心裡有些悻然,若是他就此銷聲匿跡,那此生自然是難以再有出頭之日,說不好還要被論罪查處,可回了東都,交了官印,哪怕是日後被送進了長安的天牢,以他二十餘年沉浸宦海的本事,從天牢中脫身算不得什麼難事。秦嘉並沒有後悔自己逃出洛陽的舉動,甚至他很鄙夷後來苦守東都的歐陽益,年紀輕輕就為了一個名聲把命丟掉,才是他眼中的萬般不值。

  他想要發笑,一路上他已經聽說歐陽益自焚於火中,晉王要將他懸屍洛陽城頭的事,也自然聽說歐陽益的屍身在東都城裡竟然悄然失蹤。所以歐陽益死無全屍,日後只能留下一座衣冠冢的結局在秦嘉的眼中是咎由自取。晉王以一藩之地叛出朝廷,早晚要被朝廷平定,一路南下,武將棄城而走者都是不可計數,何況他們文臣,真論罪又能論到何處。他只恨歐陽益苦守東都的舉動讓他不能在長安聲淚俱下的說晉軍是如何強悍,而東都又是如何遭逢浩劫,他這位東都留守是如何輾轉不易方才得見君父。